罗贝尔·布烈松(Robert Bresson)是法国电影大师。中学毕业后从事绘画, 30年代起参与电影制作。到80年代共拍成包括《贞德的审判》、《梦者四野》等十三部经典名作。他的“电影书写”理念及实践使他高居电影史殿堂的宝座。
发表于2025-04-06
电影书写札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纳博科夫在《斩首之邀》的卷首引用那位“心中的作者”的话:“就像一个疯子自以为是上帝一样,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会死的。”且不论这种疯癫式的笃定与反疯癫式的怀疑各自出于何种理由与立场,人们对死亡,从理性上,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某种心理预警。然而,恐怕少有人会“...
评分布列松说:舞台上,演员创造性的简化尤其高贵和存在理由。 影片里,这种简化消除抹杀演员身为人的复杂性,随而抹杀他真正“自我”的种种矛盾和隐晦。 吴昊昊说:让演员扩大其形式,让导演拍摄儿童电影,思考留给孩子般的观众。 布列松消除演员的表演,反传统,告诉大家西方也在...
评分周末的睡前开始翻,第二天用了小半天看完。精巧的笔记。摘录4条: 1、电影书写的影片:感情的,非再现的。(P60) 2、诱发那出乎意料的。等待它。(P60) 3、你以清晰、准确的东西迫使那些涣散分心的眼睛耳朵专注起来。(P60) 4、观众正准备好先去感受才去理解,竟有许多影片向...
评分去掉我积累的错误和虚假。认识我的手段,掌握这些手段。 我的手段愈多,善用手段的能力愈减。 控制准确性。让自己成为一件准确的工具。 不可有执行人员的心。每拍一个镜头,要在我已有的想象上觅放新盐。 模特儿: …… 重要的,不是他们向我显露的,而是他们向我隐藏的,...
评分这周五读完了布列松。 这几条摘抄,不适合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读,读了也不奏效。 紧张、慌乱、烦躁的时候谁都有,这时候就得赶快找朋友聊天吃饭逛淘宝。如果这时候选择读书,那效果估计跟大哭时的Cindy状态一样:什么也听不进去。 在某些时刻,淘宝确实是万能的。 整理出了十二...
图书标签: 电影 布烈松 电影理论 法国 电影书写札记 布列松 艺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电影书写札记》是布烈松唯一的著作,是作者二十余年对“电影书写”进行的点点滴滴思考的集结。作者认为“电影书写”与时下的电影不同。电影是一种舞台剧的再现,抹杀了摄影机的独特性。而摄影机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复制舞台剧,而在于它严格捕捉到肉眼见不到而又为电影作者提供了极具潜力的组合要素,让电影作者可以通过各种影像及声音的组合,令镜头所捕捉的现实片从现实的层面转化为真的层次。所以,作者视演员为模特,他们的作用不是演活某个角色,而是让人们通过他们的不露痕迹的言行进入他们的内心存在状态,这远比实际的戏剧冲突更能感动人。与其说影像再现了某种现实,倒不如说它们激发了某种想像。因此看似平谈的影像在适当的组合下就会造出神奇。作者不困于电影题材,更揭示了其他创作活动。其反思由技进手道,阐述预知、等待、诱导、亲近等艺术,颇具电影伦理学之论。
“为满足期待而创造期待。”“因要跟随果。”反舞台剧比较像新浪潮。模特儿达到布列松所要求的能够抗拒表达的冲动,运用机械性动作把情绪完全封闭于自身境界的难度绝不亚于方法派演员所谓锤炼演技。布列松出于自己的艺术标准而对于模特儿的剥削控制比一般演员受到的大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布列松也比那些平庸导演独断专行得多。当然,这也是出于追求艺术精益求精的必要。
评分布列松
评分每个时期看都有变化,但布大爷真的是极品呀!
评分自成体系
评分种种准备(收禁光芒)
电影书写札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