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与刑罚

论犯罪与刑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毕业于大学法律专业的意大利刑法学家切萨雷·贝卡里亚(Beccaria,Marchese Cesare Bonesana de 1738—1794)以《论犯罪与刑罚》一书名世。1936年郑竞毅、彭时所著《法律大辞书》之补篇,介绍贝卡里亚当时翻译的中文译名为“培卡利阿”,云:“意大利之法理学家,兼经济学家,精通法理学及经济学,其识见拔卓一世,后为奥国之高官,鞅掌国务至二十年之久。其间关于谷仓、货币、度量衡制度之报告,十进位法之采用,均有所尽力,彼对于法理学,反对死刑论,详论刑法之改正。”其所著书,“除关于反对死刑,著《犯罪与刑罚》一书外,又有《经济要论》一书,行世。意大利人誉之为意大利刑法学之开山鼻祖。”实则贝卡里亚不仅是意大利刑法学之开山鼻祖,在世界刑法学之历史上也是一重镇。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意)贝卡里亚
出品人:
页数:139
译者:黄风
出版时间:2003-02
价格:12.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051442
丛书系列:外国法律文库
图书标签:
  • 法学 
  • 法律 
  • 贝卡利亚 
  • 论犯罪与刑罚 
  • 刑法 
  • 刑法学 
  • 经典法学书籍 
  • 犯罪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意大利刑事古黄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的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深远,该书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全书洋谥着伟大的人道主义气息,对刑讯逼供和死刑进行了愤怒的谴责,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适应的近代量刑原则。本书问世后立即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被译为多种文字,它对地俄国、普鲁士以及奥地利等国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该书被誉为刑法领域里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贝卡利亚的名字,我从接触刑罚就知道了,一直想看他的著作,这一次终于得偿所愿。 其实写读书笔记,你写不过黄风的,译者黄风写得很好,把贝卡利亚的生平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把作者的背景给了解得一清二楚、 贝卡利亚称之谓刑法之父,当之无愧...  

评分

读完了《论犯罪与刑罚》,由衷地为贝卡利亚的远见和睿智所折服,即使书中的很多观点在今人看来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一个生活在18世纪的人来说,能够拥有如此的洞识和前瞻,实在是破天荒的一件事情,尤其考虑到当时欧洲仍保留有中世纪的浓厚残余势力和思想。所谓天才,唯有超越...  

评分

读贝卡里亚论“政治惰性”有感 □/徐强 关于政治惰性,意大利法学家切萨雷•贝卡里亚是这么说的:“明智的政府是不容许在自己辛勤劳苦的肌体内部存有政治惰性的。我称之为政治惰性的东西,对社会既不贡献劳苦,又不贡献财富;它只知获取,却不付任何代价;……它丧失了保持...  

评分

读完了《论犯罪与刑罚》,由衷地为贝卡利亚的远见和睿智所折服,即使书中的很多观点在今人看来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一个生活在18世纪的人来说,能够拥有如此的洞识和前瞻,实在是破天荒的一件事情,尤其考虑到当时欧洲仍保留有中世纪的浓厚残余势力和思想。所谓天才,唯有超越...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学时期法学理论读物。

评分

读完以后真的会觉得长智慧并有所思的小册子,18世纪的思路在今天仍然适用。140页不到,说理深刻话题严肃但语言不晦涩(和德国人书里拗口的专业名词和某些学者的生硬德语翻译比起来平易近人多了)。门外汉也可以读,也只有门外汉都读,才能实现书中所写。

评分

据说是名著,就拎了回来

评分

罪刑法定,罪责行相适应。读完才深知这两个原则的承担与力量。

评分

好读好懂。居然是1764年,26岁的人写成,不可思议。这一年是乾隆29年,这一年魏璎珞37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