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本名马波。1947年生于河北省阜平县,4岁来到北京父母身边,先后在北京华北小学、育才小学、师大一附中、四十七中学习。1968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内蒙古锡盟西乌旗,在草原生活了近八年。1976年调到山西大同矿山机械厂当工人。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2年大学毕业先后在文化艺术出版社、法制日报社干编辑工作。1989年应邀到美国布朗大学做访问学者。1995年回国,著有《血色黄昏》、《血与铁》、《母亲杨沫》、《烈火中的青春》等著作。
它记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独特经历,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在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的青葱岁月。自小学开始的一整套英雄主义教育,塑造了主人公激烈、叛逆的性格。大饥荒、性压抑,还有触及灵魂的“思想革命”。 出自本能的欲求与被革命激活的表现欲纠缠交织,令他陷入层出...
评分老鬼兄,你好! 你的大作《血色黄昏》、《血与铁》我有幸拜读,实在写的好啊!不知道你的下一部作品是什么?期待。。。。。。。 再次祝你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评分看了这三本书,共同点是真实,难得的少有的真实。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俗称新中国)同生同长的这一代(俗称老三届,其实还有紧挨着他们的69,70届),血,何止是热?简直是沸腾! 《血与铁》叙述了“沸腾”的过程;《血色黄昏》描绘了“沸腾”的状态;而《母亲杨沫》中,...
评分从小学写到高中,再到内蒙古大草原,写得太真实了。特别是作者锻炼挨饿,步行回家的经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确实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去越南,去西藏虽然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但是我还是很佩服作者的勇气。
评分为了找这本书我曾给出版社打过电话,托书店的人买,去图书馆借(想借到后不还,赔多少钱都行)但是都没有找到.还曾从网上把几个章节印下来收藏.像我这样想要这本书的人一定还有
非常不错的纪实文学。
评分到了《母亲杨沫》,他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如此,我更喜欢这一本。
评分大学时读的,印象深刻。
评分年轻时的我
评分一个晚上看完 建议和血色黄昏搭配服用 效果更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