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Dunham,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和博士毕业,现为美国穆伦堡学院教授,世界知名的数学史专家。他分别于1992年、1997年、2006年获得美国数学协会颁发的George Polya奖、Trevor Evans 奖和Lester R. Ford奖。Dunham教授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著有《The Mathematical Universe: An Alphabetical Journey Through the Great Proofs, Problems, and Personalities》(数学那些事儿:思想、发现、人物和历史)等广受好评的科普著作。
本书运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数学,而书中大师们创造的不是小说或交响乐,而是定理。因此,本书不是一本典型的数学教材,没有一步一步地推导某些数学分支的发展,也没有强调数学在确定行星运行轨道、理解计算机世界,乃至结算支票等方面的应用。当然,数学在这些应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并非这些世俗功利促使欧几里得、阿基米德或乔治·康托为数学殚精竭虑,终生不悔。他们并不认为应借功利目的为自己的工作辩解,正如莎士比亚不必解释他何以要写十四行诗,而没有写菜谱,或凡高何以要画油画,而没有画广告画一样。
我将在本书中从数学史的角度来探讨某些最重要的证明和最精巧的逻辑推理,并重点阐述这些定理为什么意义深远,以及数学家们是如何彻底地解决了这些紧迫的逻辑问题的。本书的每一章都包含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历史背景。本书所述及的“伟大定理”跨越了2300多年的人类历史。因而本人在论述某一定理之前,将先介绍历史背景,介绍当时的数学状况乃至整个世界的一般状况。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数学也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因此,有必要指明卡尔达诺二次方程的解法出现在哥白尼日,心说公布后两年和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死前两年,或强调青年学者艾萨克·牛顿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时、王政复辟对剑桥大学的影响。
第二部分是传说性的。数学是有血有肉的实实在在的人的造物,而数学家的生平则可能反映出灵感、悲剧或怪诞。本书所涉定理体现了许多数学家的勤奋努力,从交游广阔的李昂纳德·欧拉到生性好斗的约翰·伯努利和带有最市俗的文艺复兴特征的赫罗拉莫·卡尔达诺,不一而足。了解这些数学家的不同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工作。
第三部分,也是本书的重点,是在这些“数学精萃”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不读名著,无从理解;不观名画,无从体味,同样,如果不去认真地、一步一步地钻研这些证明方法,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些著名的数学定理。而要理解这些定理,就必须全神贯注。本书各章仅仅意在为理解这些定理梳理线索。
自认为是个对于数学史的基本脉络算是有大体了解的人,但是这本《天才引导的历程》还是让我感觉耳目一新。并非是此前对于数学家的个人小传或是他们各自做出的数学成就不了解,而是本书对于“数学的”部分和“关于数学的”部分之间的比例,拿捏得比较到位。G. H. Hardy在他著名的...
评分我认为,要学好数学首先要有兴趣,而有兴趣的前提是要学数学史。我们的同学之所以对数学普遍畏惧,是因为我们的数学教科书往往直勾勾、楞柯柯、冷冰冰地盯着你,把你盯到无地自容。而且只要翻开数学教材,里面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样的定义、定理加证明,仿佛这些东西...
评分自认为是个对于数学史的基本脉络算是有大体了解的人,但是这本《天才引导的历程》还是让我感觉耳目一新。并非是此前对于数学家的个人小传或是他们各自做出的数学成就不了解,而是本书对于“数学的”部分和“关于数学的”部分之间的比例,拿捏得比较到位。G. H. Hardy在他著名的...
评分以前我是很讨厌数学的,看过这本书后,开始对数学这门学科感兴趣,然后开始疯狂学习,虽然我现在的工作和数学没有关系,但是,数学赋予了我精确地逻辑思维,我感谢数学,我觉得,现在每个学校要普及这本书,这要比简单的填鸭式学习有效得多
高中读的,非常好看,可惜智商不够学数学
评分大学的时候读过
评分看了我感觉我跟阿基米德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评分大学的时候读过
评分当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