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自清(1898―
1948)江蘇揚州人,原名
自華,號鞦實,字佩弦。
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
係。先後任教於清華大
學、西南聯閤大學。以
散文創作著名,學術研
究上亦多有實績,代錶
作有(詩言誌辨》、《經典
常談》等。
發表於2025-02-10
詩言誌辨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寫下這個題目,心裏首先有些惶然。從“言誌”到“緣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國古代詩歌傳統的流變,總感到有失恰當。因為,說到“緣情”,似乎就不能不說到“詠懷”,不能不說到“體物”……但“言誌”作為古代源遠流長的創作觀念,在詩歌傳統的流變過程中,早就涵蓋瞭“緣情”...
評分硃先生的國學底子本來就有限,但算是比較勤奮的那種。教課之餘,可能是根據講義寫的這幾本小書。書中頗愛引經據典,但行文邏輯實在是有問題。古義泯滅,訛傳紛紜,本來是比較難講的。經硃先生一講,搞得我會陷於絕望。本來就不明白,越講越不明白。當年聞一多先生對硃先生的學...
評分硃先生的國學底子本來就有限,但算是比較勤奮的那種。教課之餘,可能是根據講義寫的這幾本小書。書中頗愛引經據典,但行文邏輯實在是有問題。古義泯滅,訛傳紛紜,本來是比較難講的。經硃先生一講,搞得我會陷於絕望。本來就不明白,越講越不明白。當年聞一多先生對硃先生的學...
評分硃先生的國學底子本來就有限,但算是比較勤奮的那種。教課之餘,可能是根據講義寫的這幾本小書。書中頗愛引經據典,但行文邏輯實在是有問題。古義泯滅,訛傳紛紜,本來是比較難講的。經硃先生一講,搞得我會陷於絕望。本來就不明白,越講越不明白。當年聞一多先生對硃先生的學...
評分寫下這個題目,心裏首先有些惶然。從“言誌”到“緣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國古代詩歌傳統的流變,總感到有失恰當。因為,說到“緣情”,似乎就不能不說到“詠懷”,不能不說到“體物”……但“言誌”作為古代源遠流長的創作觀念,在詩歌傳統的流變過程中,早就涵蓋瞭“緣情”...
圖書標籤: 詩言誌辨 硃自清 詩經 詩歌 古代文學 中國文學 古典文學研究 中學
不知是他說的不清楚,還是我讀得不仔細?要像老劉一樣讀硃自清。
評分看瞭一下評論⋯⋯我果然學識淺薄 學力太弱,一年前看瞭一半看不下去 今年為瞭考研怎麼著也把它啃瞭下來。無論過程如何,看完後覺得自己的思考和視野確實不一樣瞭。很棒的理論書,比其散文作品好太多瞭。
評分看瞭一下評論⋯⋯我果然學識淺薄 學力太弱,一年前看瞭一半看不下去 今年為瞭考研怎麼著也把它啃瞭下來。無論過程如何,看完後覺得自己的思考和視野確實不一樣瞭。很棒的理論書,比其散文作品好太多瞭。
評分一本關於詩論史探源與發展的好書。從事「文以載道」、「抒情傳統」研究繞不過去的著作。
評分本書是對“詩言誌”這一概念流變的梳理,作者運用史的方法細緻嚴謹地展現瞭”詩言誌”內涵和外延的變遷,將“詩言誌”細分為“獻詩陳誌”、“賦詩言誌”、“教詩明誌”、“作詩言誌”四個部分;對“詩言誌”、“比興”、“詩教”、“正變”等儒傢詩學的重要概念和理論做瞭精妙的闡釋。全書行文平穩妥帖,不矜纔使氣,無驚世奇談,但每每從小處見大氣象,從波瀾不驚中得到精鑿不移的真知創見。本書難點是理解對幾個重要概念範疇的關係,從本書中會對古代統治階層采用的“詩教”和“賦詩言誌”等有比較清楚明白的理解,是一本很值得研讀的學術著作。
詩言誌辨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