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发表于2025-02-24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记者 | 刘周岩 三联生活周刊:你1958年出生,在台湾大学就读,然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后又回到史语所工作至今。像你这样一位在台湾成长起来的学者,了解陈寅恪先生是怎样的过程? 王汎森:因为台湾1949年后对很多信息进行限制,我们对留在大...
评分【访谈笔记】王焱老师谈柳如是 题记: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老师目盲足膑,在衰暮残年,花上百万言,为一个风尘女子立传,究竟是何用意?) 首先,古代的妓和当代的“性工作者”不是一回事。像“秦淮八艳”...
评分陳寅恪晚年因撰《柳如是別傳》,頗受不少學人譏諷。陳對摯友吳宓解釋道:“研究紅妝之身世与著作,蓋藉以察出當時夏夷之防与道德氣節之真實情况,蓋友深素存焉,絕非清閑風流之行事也。” 余讀《非常道二》證誣一篇,玆錄于此,以饗讀者。是爲記。
评分陈寅恪,一代国学大师,是“教授中的教授”,竟是一位青楼女子的骨灰级粉丝! 在八十高龄的时候,却在贫病交加中,用10年的时间,他为她完成了一部学术巨著,整整80万字。 这位女子叫,柳如是! 对,就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0...
评分读柳传101 我读《柳如是别传》,简称柳传,用三联200101版。我边读边札记,这篇的编号是101,就是读第一章的第一篇札记,依序类推。 我写札记没计划,也没有章法,因为我不研究。我只是一路读下来,不时停一停,写写心得,议论品评些个。总起来说,这些札记算是一个杂拌儿的读...
图书标签: 陈寅恪 传记 柳如是 历史 柳如是别传 国学 女性 晚清-民国学者
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著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远在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版该书,却没有再版,读者长时间内只能面对绝版无可奈何。随着一代对文史类读物不乏兴趣的读者的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地将这本书作为必读、必买、必典藏的书籍之一。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缘起、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附带问题、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附:河东君嘉定之游、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每一章都详细讲解。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著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远在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版该书,却没有再版,读者长时间内只能面对绝版无可奈何。随着一代对文史类读物不乏兴趣的读者的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地将这本书作为必读、必买、必典藏的书籍之一。
感觉像读了一辈子。在文本细读、断代史、钩沉考证、历史推理、厨小姐姐等界都是唯一而永恒的作品。把中国诗和中国诗研究推到一种纯粹的智力活动层面。读完之后,不知为何觉得从中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
评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评分盲目膑足口述十年 宁做戏笔不为时流
评分他为什么为这个女人立传却还是个问题。
评分盲目膑足口述十年 宁做戏笔不为时流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