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著名哲學傢,湖南長沙人,生於1930年6月,1954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李澤厚成名於五十年代,以重實踐、尚“人化”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美學觀卓然成傢。八十年代,李澤厚不斷拓展其學術論域,促引思想界在啓濛的 路徑上艱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澤厚客居美國,齣版瞭《論語今讀》、《世紀新夢》等著作,對中國未來的社會建構給予沉甸甸的人文關懷。
《論語今讀》完成於1989—1994年期間,為李澤厚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先後對二十篇《論語》逐一讀解。其書的體例分為譯、注、記。譯章盡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采用直譯,對於專有詞匯如“君子”、“小人”則一律不譯,而重要的詞匯如“仁”“禮”“義”則有專章說明;注則參考硃熹的《論語集注》、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陳樹德的《論語集釋》等多傢注,力求精簡全麵;記是作者的評論、劄記和解說。或講本文,或談哲學、或發議論,無一定之規,明白透徹,文體活潑。
李澤厚認為,《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布、所論證的那些“道理” 、“規則”、主張、思想,已代代相傳,長久地滲透在中國兩韆年來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人們的行為、思想、言語、活動中瞭。它已成為規範整個社會活動和人們行為的準則和指南,並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僅極大地支配和影響瞭人們的思想、理解和認識,而且他作用於人們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關中國文化的某種“心魂”所在。孔子和《論語》所代錶的儒學,在塑建,構造漢民族之化心理結構的曆史過程中起到瞭無可替代、首屈一指的嚴重作用。
因為重要,李澤厚重新譯注瞭《論語》,並圍繞今日如何讀《論語》這個中心,寫下瞭自己的評論、劄記和解說,統稱為“記”。它們長短不一,品類不齊;或講本文,或談哲學;或發議論,或錶牢騷;或就事論理,或藉題發揮;並無定規,不一而足。
發表於2025-04-30
論語今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http://jorin.ycool.com/post.1066174.html 結束瞭漂泊的生活,完成瞭痛苦的裝修,終於有瞭一個窗明幾淨的生活環境。雖然擁有自己的書房之願望還沒有實現,輾轉遷徙留存下來的幾百冊書仍需呆在紙箱裏,但我已不能等待。幾個月沒有讀書,隻覺得自己中氣不足,麵目可憎:整天在...
評分“其實我的興趣更在老莊玄禪,這本書都是提綱,其實我更想對其中一些問題,例如宋明理學的發展行程做些細緻的分析。” 這是李澤厚本來的意圖,但終究沒有達成,隻是翻炒瞭論語這盆冷飯,所以讓我對這樣的緣起充滿瞭期待,明明很清楚自己的立場,很知曉現在的狀況,但是為什...
評分李澤厚老師在全書中非常強調儒傢的樂感文化中包含的“悲苦艱辛,經營慘淡”的底子。我覺得可以將其總結為“盡其在我,成其在天”這8個字。 所謂“盡其在我”,即所謂要“學而時習之”,“一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是儒傢與佛,道兩傢最大區分處。佛,...
評分《論語》不是一個讓人拿來休閑的話題,讀它有一種沉重。 曾經有一位同學告訴我解經的書讀起來最纍,我斷斷續續用瞭兩個月時間將這本書讀完瞭一遍,深有所感。“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豪言並非虛談。李澤厚先生的實用主義觀點和以“情”為主綫的思想貫穿在他的語言中。中國的樂感...
評分《論語》作為儒傢經典,曆來對它的注釋傳疏就數不勝數。耳熟能詳的當然該算是南宋大儒硃熹夫子的《論語集注》。讀硃熹的書,重要的是“玩味體察”,非讀讀便可,因其帶有理學觀點,所以處處要和理學的整體看法配閤纔能讀懂硃熹的注釋。正如濛文通所言:“讀宋、明理學書,不能...
圖書標籤: 李澤厚 國學 哲學 論語 思想 經典 文化 中國
三星半。槽點好多orz
評分最棒的概念與理念!幫武學奇纔打通的經脈。
評分三星半。槽點好多orz
評分此書需與一冊論語對讀,可能更有所收獲
評分補標
論語今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