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谱名南常泰,浙江乐清人,学者,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1949年春赴台湾后,相继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等教授[1]。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表示赞许[2]。1966年,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2]。《论语别裁》1976年出版,香港、新加坡也争相翻印[2]。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晚年在江苏太湖大学堂传道。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于2012年9月29日在苏州逝世。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它使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还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寒假回家重新翻了翻,作为给不读古籍的年轻人做个入门指引,随便聊聊中国古代文化轶事还行,毕竟南老先生的优点是随和轻松,读起来压力比较小。但是《孟子旁通》这本书跑题跑得太厉害,对孟子原书思想的阐述在书里反而占不到主要地位,都被东扯西拉的故事给搅和了,要想正儿八...
评分我是很敬佩南怀瑾的。他的博学实在让我狂汗。但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相比于他讲佛方面,略逊。相比于讲老子和庄子、论语的,也差一点点。 老先生是用史论经,用史记和战国策等事实,去解释孟子的学说。的确,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里脊、春秋等等的古书,其实是贯通的,可以...
评分本书的一些观点比较新颖,有几点印象最深的地方: 1、儒家不敢为天下先,只能希望有明主出现来辅佐。没有明主只能退而修身。不会去取而代之,所以,往往开国皇帝都是草莽出英雄。如果才能如孔孟圣贤之人都不能说服君王,实行王道,何况一般的学人呢?正所谓,自古圣贤皆寂寞! ...
评分读完这本书,感觉上没有《论语别裁》给我的震撼大,南怀瑾先生在这本书中展现了他的博学,由孟子的著述旁征博引上下五千年,真的很精彩。但是对于孟子和其思想体系本身分析介绍,似乎略显单薄。。 孟子是对孔子的仁道实行”吾道一以贯之“,对战国时期接待他的国君们大谈特谈...
评分盯着家里的书架,不知道有什么可读的,发现了好友曾经留下来的南怀瑾《孟子旁通》,非常合眼缘。读了几句,欲罢不能。因为跟暑假里所思考的问题有很大关联。例如,为人和处世,例如是否还要做好人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总想着可以从南生那里找到秘籍,后来发现并没有秘籍。只是...
对我很有指导。不然什么都不了解。
评分叟,你来啦?你想跟爷说点啥?爷想在中原称霸,你说你有啥办法? 这么NX的方法,我深深地感觉,孟子作为一位危机咨询的资深经济师,功底比俺强。
评分孟子 孔子 作为一个中国的大学生 必须读过的吧 其实读的很浅 应该要时时温习的
评分真的很罗嗦,如果只想格物致知,不用齐家平天下,还是找个直白点的注本读读吧
评分对我很有指导。不然什么都不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