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源宁(1899—1984),广东陆丰人。学者,英国剑桥大学法学硕士。历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英文组主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曾与林语堂、全增嘏、姚克等合编英文文史月刊《天下》。代表作有英文人物随笔集《不够知己》。
江枫(1929— ),原名吴云森,祖籍徽州,生于上海。著名翻译家,诗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附中、清华大学外文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1995年获彩虹翻译终身成就奖。2011年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2025-02-07
不够知己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all this set on a neck too long by half ,这句应是独立结构,其中set应为名词,不然set 就该是sets了,too …by half是讽刺语,表示太过,没有比较的意味。文段中的is worth a fortune ,虽然是价值连城,可不如直接取字面意思,gaunt 是显瘦得快见骨头了,现在用来表示病得...
评分“Imperfect Understanding”被译作“不够知己”实在是很妙 既有文人相轻之意,又有惺惺相惜之情 譬如其中一篇,先登了对某位的评论,后又登了对他的正名,一来一往,语字珠玑,即便是隔空骂战,也充满了可爱的“民国范儿” 想见作者是有自己独到的识人之术,...
评分被大学士安利了这本书,来看看中国人的英文就是可以写得这么好。译名也是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Imperfect Understanding"怎么就被钱先生译成了“不够知己”呢?比起”一知半解、人物侧写”之类的的确多了些味道~印象最深的就是写徐志摩、周作人、冯玉祥、辜鸿铭的几篇了。写徐...
评分推荐阅读英文版本。 我不太相信短篇幅的人物描写, 我的读史习惯让我总是喜欢把人物处在社会和系统环境之中去考察, 也就是说人最大的魅力是在人和人的相互作用, 人和体系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 但我非常偏好温源宁先生的英文的行文和对文字把握。 温先生不仅有着旁观者...
评分“Imperfect Understanding”被译作“不够知己”实在是很妙 既有文人相轻之意,又有惺惺相惜之情 譬如其中一篇,先登了对某位的评论,后又登了对他的正名,一来一往,语字珠玑,即便是隔空骂战,也充满了可爱的“民国范儿” 想见作者是有自己独到的识人之术,...
图书标签: 温源宁 回忆录 民国 随笔 散文随笔 民国那些文人们 传记 人物
《不够知己(英汉对照)》收录原载于《中国评论周报》专栏的人物英文小传及翻译家江枫的优美译文,英汉对照,以素描的方式、“春秋”的笔法写下对吴宓、胡适、徐志摩、周作人、辜鸿铭、冯友兰、丁文江、吴经熊、冯玉祥等名人的印象记,褒贬辛辣别致,格调活泼,修辞风趣。
装帧和内容都很赞。每天读诵一段,学到不少写作窍门。当然,温源宁是比较毒舌
评分口味不重啊,没啥子耳目一新的八卦。。
评分今晚又读。这不就是中国的“A Moveable Feast”吗?随笔里的他们风度翩翩意气飞扬,这是五四学者最有创造力的时候,是他们最年轻放肆的剪影,也是他们离我们最亲近的样子。
评分今晚又读。这不就是中国的“A Moveable Feast”吗?随笔里的他们风度翩翩意气飞扬,这是五四学者最有创造力的时候,是他们最年轻放肆的剪影,也是他们离我们最亲近的样子。
评分看了英文部分
不够知己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