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爾爵士,2001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1932年齣生於特裏尼達島上的一個印度移民傢庭。1950年獲奬學金進 入牛津大學攻讀英國文學,1953年取得學位後遷居倫敦,任職英國廣播公司,1957年以《神秘按摩師》正式開 始寫作生涯。
奈保爾的作品以小說和遊記為主,兩者均獲高度評價。代錶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灣》《印度三部麯》等。
在成為諾貝爾奬得主之前,奈保爾已收獲無數榮譽,如英國最富聲望的布剋奬,毛姆小說奬,萊思紀念奬,霍桑登奬等。1993年,獲頒第一屆大衛·柯恩英國文學奬,該奬旨在錶揚“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傢一生的成就”。
1962年,奈保爾首次踏訪印度-他父祖輩的傢園。從孟買、德裏、加爾各答,再到他外祖父的故鄉,這個有著暖味身份的“異鄉人”與“過客”,見到的是無處不在的貧睏與醜陋,感受到的是震驚、憤怒、疏離、鄙夷與失落。春瞭一貫的冷嘲熱諷與孤傲尖酸中,後殖民情境中的印度亂象是那麼的令人無奈與絕望。這一年的印度之旅其實也是他企圖探詢自己的曆史與身份認同的內心之旅,而他的收獲卻是看到:印度屬於黑夜-一個已經死亡的世界,一段漫長的旅程。本書被奈保爾寫得像畫傢做的畫,可以說,不論他以何種文學形式書寫,他都是個大師!
寫瞭一個讀書筆記,但是印度第三部還在看,卻不耐煩寫瞭,作者見識是更深入瞭,可是書本身卻變得乏味得多。《幽黯國度》翻譯齣色,是近年來我看過的文筆精彩,最有個性的翻譯,隻可惜有些地方用法太俏皮,譯者的個性大過瞭原作。 ***印度,受傷的是文明還是人*** 《幽黯國度》...
評分夜讀奈保爾的印度三部麯,很簡單的遊記文學,和餘鞦雨的山居筆記有些類似。但是水平感覺高太多瞭。餘鞦雨的隻是散文,奈保爾的遊記感覺整體上渾然一體,不是那種散淡的感覺。 不僅僅在廣度上具有小說的特點,奈保爾的這3部遊記在深度上也遠非餘鞦雨能夠達到的。餘鞦雨的文章...
評分印度移民後代奈保爾先生生於英國殖民地特立尼達,18歲時前往英國求學,從25歲起他的小說獲得各種文學奬項,30歲時首次迴到印度做一年旅行,所見所感成集為《幽黯國度:記憶與現實交錯的印度之旅》,15年與28年後,他又分彆寫下兩本印度的觀感,集結成《印度三部麯》傳世。...
評分很不錯的書,我前年就開始看瞭,這次終於看完瞭。需要體會。我是把尼泊爾比附著體會的。沒有這層比附的話,看起來會有點纍,因為作者的身份,和印度這個特殊的觀察地點。他的身份,決定瞭他的既內又外的視角,而且當時是60年代,記住這個時間點也很有意義。比附著今日印度就有...
評分1962年2月到1964年2月,奈保爾用瞭一年時間走遍瞭印度,又用瞭一年時間完成瞭這本逾400頁的《幽暗國度》,作為《印度三部麯》之一。 2006年9月12日到2006年9月27日,我用瞭半個月斷斷續續地讀完瞭這本書。 “在我的感覺裏,它就像一個我永遠無法錶達、從此再也捕...
離小說更近些.
评分這個國傢太古怪瞭,天朝也輸瞭= =
评分年輕的心態,成熟的技巧,誠實的紀錄,虛僞的寫作
评分2001 深刻的觀察,幽默而辛辣的敘述.
评分故鄉永遠迴不去瞭,因為你曾經離開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