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文集第3卷: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诸文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易被忽视的方面,阐发了汉代循吏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魏晋士风的演变同传统儒、道思想的复杂关系,并在此背景之下,重点论述了明清以来商人阶层兴起的渐变过程。
很不错,思想史和文化史的优秀著作
评分诶。。不知道为毛,看完韦伯,就觉得其他这样的书感觉怪怪的诶。
评分余英时认为以中国的研究而论,马克思的整个系统固不可用,其中有些个别观点也必须经过重新改造才能和中国的材料接的上榫。即使是韦伯的开放性的论点,倘非加以适当的调整,也无法生搬硬套。有些新的理论如诠释学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和中国经典诠释的传统互相沟通。但其中另一些怪说如德里达、福柯、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系统,究竟怎样才能和中国思想史的具体研究结合起来,至今茫然无解,他希望提倡这些怪说的人快点用实践——研究成果——来证明他们的信仰。余英时的这一责问对西方的态度倒很像黑格尔对东方的态度。但关键是,他担忧有志于史学的青年朋友在接触了一些似通非通的观念之后,会更加加强他们重视西方理论而轻视中国史料的原有倾向,当然这个世纪也有反转不知余氏认识到了否,毕竟这是他继承钱穆并超越的必要。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评分开吾茅塞
评分: C53/8946#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