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原名劉適。原籍安徽貴池,1918年1月生於北京。1938年入北平燕京大學曆史係,1944年考入成都燕大研究院,師從陳寅恪教授,並曾兼任研究助理。1954年調武漢大學曆史係任教迄今。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現任武大曆史係教授、博 士生導師、曆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兼湖北省楚國曆史文化學會理事長、湖北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
發錶論文數十篇,著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古雲夢澤研究》(閤著)、主編《楚國曆史文化辭典》。
本文目的,在觀察甲午戰爭前後,中國內部情勢演變之過程,明其所以為近代史上一轉捩點之故,以求與遠東國際局勢之演變相錶裏。
甲午戰爭中國之所以失敗,其內政上之基因,在於前此三十年間自強運動之未能大規模積極進行。推究其所以然,可得三大綫索:其一,則由於一般認識之不足,緻使求自強之洋務工作,飽受牽製,而李鴻章尤成守舊士大夫之矢的;其二,則由太平天國起事後,漢人新興勢力之崛起,使滿清帝國在事實上漸由中央集權變為地方分權,變為地方分權, 以緻不可能形成一領導全國之有力核心,遂使自強工作大受限製;其三,則北京滿人統治集團內亦始終有矛盾,而漢人士大夫之門戶黨援又從而推波助瀾,遂使中央政府以內亦日趨日趨分化,而自強工作乃益難推進。 有此三端,甲午一戰遂終食其果,後此政局形勢乃迥異於前。
甲午戰爭曆時年餘,其間政局變遷之大瑞有四:其一,則李鴻章與淮軍在日本與清流主戰派夾擊之下,聲名掃地,,大為失勢,其三十年來在中國之首要地位,從此淪落。二,則受抑十年之清流勢力,在戰爭期間又東山再起,翁同龢一係,尤為之重心,上結德宗,外聯湘軍,一方麵猛烈打擊李鴻章之主和,與淮軍之戰敗;另方麵則力攻其十年來之政敵孫毓汶等,皆獲相當成功,但其主戰政策,則為太後所抑,亦由其惟事高論,無術挽敗局也。其三,則經此一戰,德宗與太後之見解益分歧,而宮廷內之矛盾亦愈演愈烈,“帝黨”、“後黨”之對立,乃逐漸錶麵化。其四,則經此一戰,中國軍隊之弱點畢露,於是北洋新軍,遂於戰爭末期,創建於小站。
戰爭以後,外患日張,國勢日頹,中國政局遂失其穩定性。李鴻章既去,北洋軍權漸歸榮祿,而袁世凱接統新軍,大加整頓,亦漸露頭角。中樞則翁同龢主政,而清流勢力因康梁維新運動之大起,又趨分化,上與宮廷矛盾相結,於是帝後黨爭益烈,遂終爆發戊戌之變,大局從此益不可問。而革命勢力,則始於甲午,乙未間萌芽海外,隨時勢之推移,逐漸孳長,遂終成傾覆滿清帝國之先驅矣。
發表於2024-11-06
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甲午一戰,敗於蕞爾島國之日本,而且,敗得那樣地慘。自是年六月廿三日(公曆7 月25 日)接戰,至年底,日軍連陷平壤、安東、九連城、金州、旅大、蓋平,中國軍隊幾無迴手之力。翌年乙未三月二十三日(公曆4 月17日),簽訂瞭喪權辱國至極的《馬關條約》。同年五月(公...
評分石泉之作深受其師陳寅恪之影響,重在還原曆史中之紛繁頭緒,尤善於體察人事關係、分彆黨派,如區分帝黨後黨、主戰派主和派,此確為研究中國史最重要之方法,但其視野亦為此所濛蔽,不能見此戰爭之世界格局也。引用史料較為完整豐贍(惜多為日記、奏摺,其他材料較少),故而對...
評分 評分石泉:《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筆記未全錄原文) 這本書實際上相當重要,在梳理人物和事件綫索方麵,但來不及看完瞭(啥?還有半小時要上課瞭ORZ) 內容提要 甲午戰爭的失敗,內政原因,在於之前三十年的自強運動未能大規模積極推行,究其所以然...
評分魯西奇:石泉先生與《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 石泉先生一生的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中國近代史領域,二是中國曆史地理特彆是荊楚曆史地理領域。 先生在中國近代史領域的探索,集中體現在《甲午》一文中,所以《文集》據原貌收錄瞭此文之全部。先生...
圖書標籤: 中國近代史 曆史 晚清史 近代史 晚清 甲午戰爭 石泉 政治史
不錯~
評分三星給內容、一星給陳寅恪。不是說書不好,放在當時絕對好文,而是時代在發展,學術在深入,晚清史有瞭長足的進步,學術的薪火相傳對專業和業餘愛好者都是好事。另:本書對慈禧的評價不能認同更多。
評分"清流主戰,洞達時事者主和"(呂海寰自訂年譜),石泉先生在書中對李鴻章錶一種之理解與同情,相反則對清流、對主戰派多加批評,稱其"放言高論…夫安得期其理解李鴻章等之心境與做法"…
評分這本書大概可以從三個角度看。一是對甲午戰爭前後晚清政局研究本身的意義。大概算是一個先導者。二是對於理解陳寅恪晚清史觀的意義。比如75頁講慈禧最惡清流,和《寒柳堂記夢》當中的標題完全一緻。可以視為一個有力的補充。不過似乎也不好在兩者之間劃等號。我的觀感是,石泉此書總體上對李鴻章等人持同情態度,類似於前些年的翻案態度,但陳寅恪在《寒柳堂記夢》當中錶達的似乎並非如此,而是從一種傳統的士大夫價值觀、一種他所認同的文化理想齣發,責備李鴻章何以明知不可戰而戰、何以不強諫阻止。這當中的區彆似乎還是很大的。第三是作為當年燕京大學學位論文也有樣本的意義。前陣子看到王笛的袍哥研究,也是利用燕大瀋寶媛的調查報告。不知道這批論文還有些什麼好玩的東西。
評分書中寫道:袁老四告密而政變隨作,此一重大史實錯誤。可見齣自名傢之手,又假陳寅恪之審查,仍不能盡免其錯。吾輩不當以成書較早加以迴護,而當用更加審慎之態度審視已讀之書,則“獨立之精神”盡在其中。
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