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國女作傢和女權主義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伍爾夫是倫敦文學界的一個象徵。齣生於倫敦的伍爾夫是在傢中接受教育的,在結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亞·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親去世之後,她也遭遇瞭第一次的精神崩潰。後來她在自傳《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齣她和姐姐瓦內薩·貝爾(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後母兒子(無血緣關係)喬治和傑瑞德·杜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親萊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編輯和文學批評傢)去世之後,她和瓦內薩遷居到瞭布盧姆斯伯裏(BloomsBury)。
她在1905年開始以寫作作為職業。剛開始是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寫作。在1912年她和雷納德·伍爾夫結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務員、政治理論傢。她的第一部小說《The Voyage Out》在1915年齣版。
普遍認為伍爾夫是引導現代主義潮流的先鋒;她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傢之一和同時也是現代主義者。她大大地革新瞭英語語言。她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裏的潛意識。有人在一篇評論裏講到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嚮推進瞭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産生很大的影響。
要說清楚這本書的來龍去脈實在是有點繞,它跟電影《時時刻刻》有何關係呢?
先說電影《時時刻刻》,該電影根據美國傑齣作傢邁剋爾·坎寜安1998年的同名小說改編,該小說獲得次年的普利策奬。小說圍繞《Mrs.Dalloway(一般被譯為“達洛維夫人”)》作者伍爾芙,講述三個女人一天中的時時刻刻:伍爾芙在嚴重的神經衰弱影響下創作《達洛維夫人》;紐約女編輯剋拉麗莎,綽號即“達洛維夫人”,命運和小說中的達洛維夫人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懷孕的中年主婦勞拉·布朗是《達洛維夫人》的讀者,為生活的煩悶所包圍。小說敘事手法彆齣心裁,思想內涵深刻,被好萊塢搬上銀幕,經由妮可·基德曼、梅麗爾·斯特裏普、茱麗安·摩爾激情演繹後立即憑藉卓越的藝術錶現,榮膺全美評委會大奬第60屆金球奬最佳影片,第75屆奧斯卡將9項提名。
而本書就是那本深具魔力的小說《Mrs.Dalloway》的中文翻譯版!書名沒有按常規譯為“達洛維夫人”,而起名為《時時刻刻》!盡管齣版社有藉機炒作的嫌疑,我們也可以認為是對對維吉尼亞·伍爾芙的又一次緻敬吧。
“《時時刻刻》證明瞭電影是一種藝術。” -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CNN
“本年度最重要的電影,會是奧斯卡的大贏傢。” -《早安美國》
“斯蒂芬·戴得利和戴維·黑爾的電影描述瞭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的一天。一日復一日,時時刻刻都進行的生命得到應有的贊頌。電影可以設定是在1921年,或者1951年,或者2001年,但這主題永遠都生動而迫切。”
-《新聞周刊》
“美麗的演齣,極度關注生活的導演,《時時刻刻》從開始到結束,都緊緊抓住你的心,讓你的眼睛須臾不離銀幕,這是一件藝術品。”
-拉裏·金
我認為這部電影應該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梅麗爾·斯特裏普
內容簡介:
《時時刻刻》(又譯《達洛維夫人》)是英國女作傢維吉尼亞·伍爾芙的一部代錶性小說。小說中以一天的活動為框架,展現瞭女主人公的一生事情、她的性格與命運、她的親人和朋友、她與上流社會的丈夫達路維及平民情人皮特的三角關係等等——小說中有人際間的恩恩怨怨,有對青春少女的美好的描述、同性戀、自殺,有老年來臨的種種恐慌,有對權貴的嘲諷和對社會名流的醜惡揭露,有對戰爭罪行的控訴,有對強國侵略弱國的抨擊,有對下層民眾艱難生活的同情,有對女權的呼籲;生與死、靈與肉、愛與恨、金錢與名譽、外在與內心、理智與情感、齣世與媚俗……小說內容跌宕多姿,令人讀得驚心動魄。
維吉尼亞·伍爾芙在世界文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她是“作傢中的作傢”,維吉尼亞·伍爾芙與法國的普魯斯特和愛爾蘭的喬伊斯一起,共同開創瞭意識流文學流派,是意識流的代錶作傢之一。
維吉尼亞·伍爾芙天資卓絕,她忍受著精神疾病的摺磨,極為勤奮地創作齣瞭大量的作品。對於她的作品,曆來有許多爭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今日西方對研究者越來越多、評價越來越高,比較公認的是,她的作品“變得越來越成為她的時代、她的精神世界和現代藝術思想的精髓”。
發表於2025-01-21
時時刻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居傢天使”剋拉麗莎·達洛維,一朵力求盡善盡美的“英倫玫瑰”。當玫瑰決定親自去買花,思想的幻影與生活的真實之間就被模糊瞭界限。當蘆葦都會因為思考而保有瞭摺斷前的全部尊嚴,被當做點綴的女人一路暗中披荊斬棘,纔能不動聲色的讓一場宴會妝點瞭枯萎中的自己。 而這不...
評分蘇珊•斯奎爾(Susan Squier)曾經說過“無論伍爾夫把倫敦當作‘這個世界上最為美麗’或者‘最為邪惡’的地方,倫敦對於伍爾夫來說是一座她用盡畢生的經曆來觀察卻又經常充滿著矛盾情感的城市。” 伍爾夫從1882年齣生在倫敦,幼年在倫敦海德公園附近的肯辛頓完成瞭她的啓濛教...
評分關於意識流 這是《達維洛夫人》,纔幾頁伍爾夫就已經交代瞭這個故事的主要人物:達維洛夫人和在她情感和記憶中烙下深深印痕的彼得。像是在說一個我的故事,或是像一個同類在分享相近的生命經驗。快感是來源於共鳴吧。 “她記得他的眼睛、他的摺疊小刀、他的微笑、他的壞脾氣、...
評分 評分圖書標籤: 伍爾芙 小說 意識流 VirginiaWoolf 英國 時時刻刻 英國文學 電影與文學
圖書館路過吐槽,伍爾夫的書被齣版社弄成這樣真是一場災難。
評分這版書有點嘩眾取寵。上麵的正式的名字也掩蓋掉瞭。
評分讀瞭1/3,放棄瞭~
評分暗潮洶湧的一天。
評分當時沒太看懂
時時刻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