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Frith,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世界领军神经科学家之一,通过来自脑成像、心理实验以及对病人研究的证据,探索了心智和脑之间的关系。
在你的头脑里,有一种比最新高科技电脑还要高效的神奇节力装置,它可以帮助你免于应付周遭世界各种日常事务之烦劳,使你可以集中精力关注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结交朋友和影响他人。当然,这个融入社会世界的“你”同时也是你的脑的一个建构物。正是你的脑,才使你能与你身边的人分享你的精神世界。
《心智的构建: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大量详实的实验数据与案例,通俗简明、科学有趣地阐述了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一种被作者称作自然式学习的方式,丰富了我们关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理解。全书隐含着许多有关学习的生物学解释和新观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神经科学视角理解学习的新窗口,是一本难得的了解我们脑如何构建精神世界的出色入门书,同时对于想了解脑、心智、行为与外部世界交互机理的读者来说,也是一本必读书。
认知的层次:大脑神经元neurons->感知Perception->知觉awareness->意识mind。感知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没有知觉到。而意识是我们对世界的建模,这个建模在人出生时就已存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对意识中这个世界的模型进行不断试错(trial and error)并...
评分读此书还是冲着汪丁丁的推荐去的。 书的内容不知是作者有意取舍,还是资料较老,大多数都是已经知道的。信息感与新知启发均较为缺缺。 作者此书的写法也是针对普通读者,对阅读期待较高的我而言,落差较大。 当然其中的实验性证据还是比较重要。 总之,阅读体验平平。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很大,然而这很大的震撼我还不太描述的清楚,但是我看了一下书评区,大概并没有我想表达的意思。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两个,一个是,关于世界的模型,它让我分清了主次,一个是,让我开始思考:“我之何在?” 一、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与现实相符的...
评分07年的书,Eric Kandel的《追寻的记忆》都出来了,这本还不出来。Eric Kandel的《追寻的记忆》在Amazon上N多人好评,这本书...只有五个人打分(不过全是五星)。书的推荐序里面就有Eric Kandel写的推荐。 总的来说: 作者很牛逼(自己到wikipedia上查);讲解很通俗;内容很有...
评分内容和文笔较枯涩
评分内容和文笔较枯涩
评分对非本专业的读者值五星。用几个科学家的谈话为小情节线索贯穿全书,固执已见的英文教授,高傲自大的物理学家,信仰自己学科的心理学家因为在科学门类里地位低下而显得卑微窘迫,都是轻轻的善意的玩笑。对于一个心理专业的读者来说,我怎么又读了一本大众科普,我是复习功课来的嘛??
评分#真正的只需一本让我变成作者脑残粉。真的是专家的眼光和外行人看问题就是不一样啊,分析分类太nb。刷三观好书,但是在模型一章中应该再多举点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来解释完善模型的具体过程。
评分世界观已刷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