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阐述了自然法理论、法和法律定义,法律与政体关系,以及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等问题。阐述政治自由和三权分立学说,并以英国为例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论述了自然条件同政治法律的关系,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约性。论述了法律和工业、商业、货币、贸易、人口及宗教等关系,主张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反对横征暴敛,促进国际交往和世界和平。并论述罗马继承法和法国民法的起源和变革。强调严格区分各种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制定法律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 - 1755年2月10日),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学说和古典自然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2016年4月9日 《论法的精神》 莫名其妙地被孟德斯鸠感动了……这就是我想找的书啊otz 历时二十年写成,跪谢otz ①孟德斯鸠认为人的自然状态是和平,而霍布斯则认为是战争。他们的讨论已经接近“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经典论题了。 在人性善恶论上,我以前是个中立者,觉得人天...
评分孟德斯鸠宣称要像自然科学那样分析人类政体和制度,这一愿景很吸引我,而且他的文字很清晰,语义直白,用词精确而一致,不像其他许多经典那样给我制造阅读障碍,所以这本书我是认真读完的。 但孟德斯鸠充其量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他为自己设定的任务:像博物学家那样对政体和其...
评分这本书如此有名,但读下来颇有点觉得盛名之下。书写得太长,但主题又比较散,结构较为杂乱。二十八、三十、三十一章有关法国法律史的介绍,硬着头皮读下来,由于缺乏相应背景知识,也不知作者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回过头来看《导言》关于这几章的批评,这才觉得当年严复版《法...
评分2016年4月9日 《论法的精神》 莫名其妙地被孟德斯鸠感动了……这就是我想找的书啊otz 历时二十年写成,跪谢otz ①孟德斯鸠认为人的自然状态是和平,而霍布斯则认为是战争。他们的讨论已经接近“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经典论题了。 在人性善恶论上,我以前是个中立者,觉得人天...
评分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书性价比不高
评分读来不容易。主题太多,在缺乏背景的情况下理解有难度。感觉有不少创见和闪光点,也有很多错误和不严谨(从今天眼光看来)。 读完了上卷,准备多读一点欧洲历史(至少罗马史和法国史)以后再读下卷并重读上卷。 对历史的了解和理解是阅读学术著作的重要基础。所以接下来一年准备以读史为主。
评分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它们存在的规律,在孟德斯鸠看来,这个规律就是“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要和这些规律相吻合,要和政体、气候、土壤、宗教、风俗、人口等因素相适应,这也就是孟德斯鸠在这本书里所要阐述的“法的精神”。
评分实际上这是孟德斯鸠围绕着所谓“法的精神”(私以为也即事物本质之间的关系)所做的一次百科全书式的归因梳理。再进一步说,或许这也是孟德斯鸠在陈述自己关于“社会何以如此”的观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不同面貌、不同属性是由多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所塑造的,它们交织在一起,似乎并不能找到一个实在的源头。孟德斯鸠放眼全球的视野使得其论述较为有说服力,同时,他在论述中也多以历史的视角出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孟德斯鸠笔下的历史演进也同样是“偶然”与“必然”的交织,尽管历史的过程充满着不同,但最终都达到了同一个终点。法律作为上面所提及的因素之一,也处于影响与被影响的网络中,所以孟德斯鸠认为,法律要与各种其他因素相适应,同时保持一种“适度”原则。与洛克一样,本书最广为人知的“三权分立”主张也仅仅是偏占一隅罢了。
评分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它们存在的规律,在孟德斯鸠看来,这个规律就是“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要和这些规律相吻合,要和政体、气候、土壤、宗教、风俗、人口等因素相适应,这也就是孟德斯鸠在这本书里所要阐述的“法的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