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敏成(Marston Anderson),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教授,是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一位大有潜力的学者,不幸于1992年因病英年早逝,时年40岁。主要著作有《现实主义的限制》、《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阅读》。
发表于2025-02-24
现实主义的限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多棱镜下的革命话语和“现实主义” ——读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 文/林培源 1992年,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教授安敏成(Marston Anderson)因病去世,时年40岁。安敏成是美国汉学界中少有的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英年早逝,是海外中国国文...
评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评分 评分多棱镜下的革命话语和“现实主义” ——读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 文/林培源 1992年,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教授安敏成(Marston Anderson)因病去世,时年40岁。安敏成是美国汉学界中少有的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英年早逝,是海外中国国文...
图书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现实主义 安敏成 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中国现代文学 海外汉学
“现实主义”,最初是作为一项文化变革的工具被引入中国的,但它的美学前提与它所承诺的社会使命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现实主义的限制:现实主义的限制》这部专著从这一角度入手,首先以“知识考古学”的方式检讨了“现实主义”在中国被使用的情况分析了其特殊的接受历史;继而,作者又以鲁迅、茅盾、叶绍钧、张天翼等作家的作品为样本进行深入的文本阐释,关注小说叙述中种种有争议的、断裂的层面,从而揭示出作为一种“形式因素”的现实主义在小说中的渗透、变形,以及由此激发出的独特的美学可能性。书的最后探讨了在一种新的集体主义话语面前,现实主义的终结。
属学术研究领域难得一见的天才作品。
评分作者探讨张天翼、沙汀、艾芜和吴组缃的作品特别精彩,但是现实主义的限制究竟在哪里,还是很模糊。所谓道德阻碍,即是希望小说完成净化功能和实际客观描写、暴露带来的绝望感之间的裂隙;所谓的社会阻碍,即客观观察、把握社会全貌与作家不满足止于摹写而试图进行主观分析的矛盾,而超越现实主义的实质是现实主义的终结,作者论述这条线索是明晰的,但仅仅反映中国作家不断调和矛盾,弥合裂隙的过程,而采用具有个性色彩的写作技巧,但限制在哪里?还是“感时忧国”吗?
评分绝对好书。
评分4号读完。P124,“革命失败后,他们每一个人必须作出决定,或者限制自己变革的热情,或者拥抱这个堕落的世界——他们必须在生活中放弃对历史进程的重要参与。”在书中,作者将文学作品中的性与革命相联系及在很大程度上等同起来,因为“都是发泄着过剩的精力”……材料多是二手的,甚至包括作品原文。
评分將現實主義作為策略的研討
现实主义的限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