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第一章 突厥與拜火教
第一節 拜火教與突厥之興
第二節 拜火教傳入突厥的條件
第三節 關於闕特勤
小 結
第二章 吐蕃與本教
第一節 本教傳入的時間
第二節 鬆贊乾布時代的政治文化
第三節 本教傳入吐蕃的路綫問題
小 結
第三章 迴鶻與摩尼教
第一節 改宗前的迴紇政治史
第二節 牟羽可汗的曆史作用和地位
第三節 迴紇之改宗摩尼及相關時空問題
小 結
第四章 契丹建國與迴鶻文化
第一節 阿保機的即位問題和降生神話
第二節 木葉山地望與“青牛白馬”說
第三節 燔柴、祭東及其他
第四節 關於述律氏
小 結
第五章 濛古崛興與政治文化
第一節 成吉思汗始祖傳說的性質
第二節 濛古民間宗教裏的波斯因素
第三節 成吉思汗的“善法”
小 結
後 論 唐五代北邊的內外之際與國傢認同
第一節 “逐水草而居”再認識
第二節 外蕃:社會演進的環境條件
第三節 安西都護——外蕃與內蕃之間
第四節 熟番的地位與演變
第五節 族際流動與國傢認同
結 語
附 錄
(壹)由草原突厥石人看東西文化交流
第一節 突厥石人的藝術特點
第二節 拜火教鬥戰神形象的演化流變
第三節 石人造型與古突厥政治文化
第四節 石人手持物的時空文化關聯
(貳)封常清伐大勃律之路
第一節 锡亞琴(Siachen Glacier)之路
第二節 封常清討擊的前進營地
第三節 封常清進軍的路綫問題
結 語
(叁)2004年暑期大同考察所得
第一節 大同下華嚴寺薄伽教藏殿佛前菩薩之垂翼白馬牲靈座
第二節 渾源圓覺寺塔座下層磚雕波斯風格動物咬嚙紋
第三節 燕雲十六州的地區差彆
第四節 山西北部的內外分野
(肆)隋唐五代河套的交通與交流
第一節 古代交通
第二節 文化交流
第三節 文化特徵與時代精神
(伍)漢唐中日關係與唐代東亞新格局的形成
第一節 漢唐之際的東亞國際關係
第二節 迄至“白江口之戰”(663)以前的東亞政局
第三節 新羅統一對東亞政局的影響
第四節 渤海國建立與東亞地區新格局形成
(陸)如何看待日本遣唐使學習中國文化的成就
(柒)新羅北界與唐朝遼東
第一節 高句麗南部地區的曆史歸屬
第二節 新羅的統一目標
第三節 新羅與唐朝遼東地區的關係
餘 論
(捌)中韓關係視野下的《三國史記》撰作
第一節 韓中史料相輔相成
第二節 以漢文音寫保存古語資料
第三節 厘清易於混淆的曆史概念
參考文獻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