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7章,包括“不稳定的财政根源”、“非正式经费体系”、“火耗归公”、“财政合理化改革和各地的试验”、“地方改革的多样性和基本原则”、“改革的障碍:基层腐败和江南清查案”、及“前瞻:火耗归公改革的失败”。
在看二月河小说的时候,里面讲到为何传位给雍正,说的是康熙觉得四阿哥为人冷酷,可以好好整治下康熙后三十年的各种弊病和积下来的腐败懒政。还有圣孙聪慧可保三世盛世。。当然啦,后面说的是方苞这个老鼠胡子老头给康熙出的主意,野史说法了就成。 火耗归公确实是雍正在稳住...
评分本书能排进本年度阅读书籍前三名了。 《州县官的银两》做为汉学中中国中心论的代表作,精彩讲述了耗羡归公改革的兴起到衰亡。雍正为了抑制腐败和解决地方上财政拮据的问题,将火耗这一非正规财政来源合法化。雍正帝给各省大员充分放权,用奏折制度绕过官僚体系体制,从一两个省...
评分 评分 评分这本书是研究清朝火耗归公的,对这一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后的命运做了详细的说明,可以与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同看[很奇怪这本书并没有引用张1962的英文版,只是引了他1955年的《中国绅士》;另外,对粱方仲的研究引用得也不够,比如对封柜投银和易知由单的研究——这可能...
火耗归公的改革,隐藏在摊丁入亩的光环后面,很晚才被关注。或许相对于民而言,人们对于官员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关注得还是偏少吧。那些试图推行公共政策的官员,徘徊在全身而退与穷困破家之间,颇值得玩味。
评分如果以后继续在哥大的话,我就跟ZELIN吧
评分依据台湾《宫中档》,从中央之角度审视清政府地方财政,资料翔实,立论新颖。然汉学家多有只知中国表面之弊,欲知端的,还当参见瞿同祖之《清代地方政府》。“火耗”等非正规财政手段恐怕非书中所论证,为清政府制度固有缺陷,而是由于地方官吏之自我牟利。此书论点有因果颠倒之嫌。
评分依据台湾《宫中档》,从中央之角度审视清政府地方财政,资料翔实,立论新颖。然汉学家多有只知中国表面之弊,欲知端的,还当参见瞿同祖之《清代地方政府》。“火耗”等非正规财政手段恐怕非书中所论证,为清政府制度固有缺陷,而是由于地方官吏之自我牟利。此书论点有因果颠倒之嫌。
评分出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