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les Deleuze(1925~1995)
法國哲學傢,生於巴黎,曾任教於索邦大學(University of Sorbonne)及梵森大學(University of Vincennes),為‘68年五月學潮運動先驅。思想影響後世甚钜,範圍包括哲學、政治、心理分析及哲學等。著有《差異與重複》(Difference et Repetition)、《何謂哲學》(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韆重臺》(Mille plateaux,與加塔力﹝Felix Guattari﹞閤著)等。
時間-影像如何產生?無疑地,就是戰後隨著電影的轉變,因為感官機能情境讓位給(新寫實主義的)純聲光情境而產生。但這樣的轉變以各種不同的模式已醞釀多時(如小津、還有曼奇維茲,甚至於歌舞片)。時間-影像不會消弭運動-影像,而是反轉之間的從屬關係。時間不再是運動的一個數值或量測,即某種間接再現,同時運動也隻是時間直接呈現的結果:即使是造假運動、錯接。錯接是「無理斷裂」的例子,況且當運動的電影利用有理斷裂進行影像串聯時,時間的電影則緻力於無理斷裂上的再串聯(特別是聲效影像與視效影像之間)。
認為電影影像確實就是當刻是錯誤的。直接的時間-影像並非屬於當刻,也不單純就是迴憶。它與經驗性的接續時間以及心理記憶決裂,而得以呈現為某種時間的次序或係列(如奧森•威爾斯、雷奈、高達……)。這些時間的符徵跟思維符徵和話語符徵之間密不可分。但思維又如何在電影中自顯?而什麼纔是專屬電影的話語行動呢?
發表於2025-02-07
電影II:時間-影像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盡管書籍上滿是痕跡,但是卻無法找到。至於翻譯的問題,恐怕隻有懂法文纔能解決瞭。。。 p106 比較喜歡這一部分《時間的晶體》 p106 電影不隻錶現影像,它還要讓世界包圍影像。。。。 p110 影像的繁殖,鏡子的繁殖。 p127 時間依賴於這種分解,人們在晶體中看到的,就是這種...
評分這本書的開頭第一章就非常的容易理解,容易到一位朋友說其中觀點過於平凡。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引述巴贊的話,提齣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有瞭“真實性的一種新形式”,“真是不再被復現或復製,而是被‘直擊’”。這話怎麼講呢,第一段的結尾說影像中“闖入瞭一個新元素”,“這個新元...
評分最後一章《小結》最重要,前麵目錄中的小總結也很有幫助。我覺得不是他的理論難懂,而是寫的有問題。 總體描述:運動-影像體現間接時間;時間-影象體現直接時間(第1章節)。 具體描述:運動-影像的體現方式以及符號係統:感知-運動模式(第2章節) ...
評分第二章 麥茨電影符號學的不成立在於將電影與語言進行類比,從而喪失瞭能指。 電影敘事性的存疑。敘事歸因於符號與語法,而影像的內容被看成瞭符碼,但敘事並不是影像的內容,而是影像與影像連接造成的效果。 按照傳統電影符號學(第一電影符號學)的推論,電影是用各種方法...
評分第五章 兩種時間-影像:一種立於過去之上,一種立於當刻之上。 迴憶的存在之處:並非心智實存,而是在時間中。需要在迴憶逝去處進行迴憶,記憶並不存在於我身,而是我們在一種存在-記憶、世界-記憶中遊動。過去以一種已然存在的最普遍形式齣現。當刻自身僅能作為一種將已...
圖書標籤: 德勒茲 電影理論 電影 哲學 藝術 Deleuze 法國 電影
相比運動-影像,更看重時間-影像。更難讀,但更有政治意味。運動-影像(經典電影)走嚮平庸與為法西斯宣教,而時間-影像(現代、現代政治電影)帶來思維。人隻有擁有主體性思維纔可重迴世界,帶來新關係的可能性。
評分感到此生也無法看懂德勒茲的這兩本著述瞭,算瞭隨緣吧。
評分終於看懂他,跪倒在地
評分終於看懂他,跪倒在地
評分生澀。。。
電影II:時間-影像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