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是一位成功的多产作家,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戏剧领域里都有建树。不过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毛姆最知名、最畅销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在其去世前的销量就已超过了一千万册。除长篇外,毛姆还是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有一百多部。1946年,毛姆设立了萨姆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鼓励 并资助他们到各处旅游。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毛姆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国尼斯去逝。
这是一本记录中国之行所见所闻的纪游体散文集。关于毛姆来华及其具体时间,时下说法不一:一说是一九二○年,一说是一九二一年;记得好像在哪里还读到过一篇文章,说毛姆根本就没到过中国,这部书是他根据别人的讲述写就的。这一论点我当然极不赞成。我曾几次阅读此书,我深信这是没到过中国的人所不可能写出的。不过这年头大家都爱标新立异,招徕视听,因而见多不怪也就不必计较,只要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不被否定就行了:这是一部与中国有关的书,最初出版的时间是一九二二年。
还有一点亦需说说,该书的英文版书名为《On a Chinese Screen》,有的书将其译为《中国一览》(如浙江人民版的《天堂之魔——毛姆传》),有的译为《中国剪影》(如海南版的《辜鸿铭文集》),而我所收藏的这个小册子则译为《在中国屏风上》,我觉得这个书名最好,我很喜欢。
虽然我非常喜欢毛姆,但是我还是想说,这本书,从某些方面还原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的真实场景,但实际上他不了解中国。不通中文,只是到此一游的毛姆就像现在的旅游,走马观花又难免雾里看花,如同书中第三十八章中,那个中国的哲学家所说:“你们每天苦力和买办打交道,就以为每...
评分很好看的随笔,写得很精道,不滥俗,不愧是大家。此书若干年前购自旧书店,1987年第一版,书价3元,湖南人民版。今日亦有再版,薄薄的小册子增肥至大开本,书价也翻了不止几倍。
评分毛姆的《在中国屏风上》算不得是深刻的中国观察,毕竟他于1919年至1920年顺长江溯游而上的游历只有几个月的光景,对于如此幅员辽阔的国家,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如何深邃的认知。毛姆很知趣及熨帖地将自己的这系列游历文章名之为“在中国屏风上”,即意味...
评分 评分毛姆是我最喜欢的英国作家之一。他对人生,性格,命运这些难以捉磨的事物的理解,总有些独特和发人深省的地方,而这些难以逆料之处恰恰就是小说创作成功之道;他时时辛辣的文笔和反讽,会让任何题材都能轻松的被读下去;而他惯常以第一人称的旁观者来"入戏",既能增加代入感...
谷歌翻译也比这个渣渣有水平 压根不说人话的牲畜翻译
评分妖魔化了
评分翻译时常丢颗苍蝇让我恶心——可能是穿越到现在用了GOOGLE翻译?
评分这本游记更像是一本人物志,十九世纪末中国的各色人物都在书上有所体现,如此想来似乎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毛姆的讽刺真见功力,往往能“百转千回”。对此书的评价不太高主要在于这书翻译得太差劲。
评分没芥川先生的《中国游记》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