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玉,1933年11月生,湖北棗陽人。字叔嘉,筆名路石。中共黨員。著名教育傢、化學傢。1958年7月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係,1962-1963年在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攻讀副博士學位。1977年,齣任高教司司長,為恢復統一高考起到瞭很大的作用。組織瞭24個全國性會議,如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全國高等學校科研規劃會議、教材會議等等,還擔任瞭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秘書長。在教育戰綫撥亂反正的一係列重大曆史事件中,自始至終是一名積極的倡導者和開路先鋒。1981年起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成為新中國自己培養的大學生中第一位擔任大學校長的人,也是當時中國高等院校中最年輕的一位校長。他有意識地運用自己的校長權力去推動這種解放,從教學內容到管理體製率先推行瞭一係列改革措施:學分製、主輔修製、插班生製、導師製、貸學金製、學術假製等等。拉開瞭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其改革舉措在國內外産生瞭重大影響。由於受到保守勢力的阻撓,1988年3月6日,劉道玉被國傢教委乾部局負責人奉命宣布免去武漢大學校長職務。
先後齣版瞭《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智力·創造力》、《創業與人生設計》、《愛的學校》等10多部著作。
1985年獲法國總統密特朗最高榮譽勛章,1987年獲日本東洋哲學學術研究奬章,1993年獲英國劍橋名人中心二十世紀功勛章。
1981年,職稱僅為講師的劉道玉被中央任命為武漢大學校長,是當時中國重點大學中最年輕的一位校長。劉道玉曾說:“我本不想做官,也就不怕丟官,那麼,就不會為‘保官’而前怕狼後怕虎瞭,也就可以無所顧忌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瞭。”“我這個人最喜歡一個字,那就是‘變’。有這個字,就有瞭創新的最大驅動力。”正是他的這種 “說話不留餘地,辦事不留後路”的個性,使他成為八十年代大學中的風流人物,也成就瞭武漢大學一度的輝煌。他首創並推行的一係列高教改革,如學分製、插班生製、導師製、轉學製、主輔修製、雙學位製等等,都為全國所矚目,從而使武漢大學成為當時教育改革領域上的急先鋒,甚至一度再現“北有北大、南有武大”的說法。電影《女大學生宿捨》中的校長路石就是以劉道玉為原型的。在十六年前,由於種種原因,銳意改革的劉道玉被突然免職,他像一個謎一樣從人們視野中消失。本書是劉道玉在沉默瞭十六年後第一次把自己形象呈現在世人麵前,揭開瞭許多隱秘的不為人知的曆史細節。它將喚醒他們武大學子心中最美好的記憶,重迴武大的黃金歲月,同時也是對彌漫在他們心中的“劉道玉情結”的最完滿的注解。作者畢生從事教育改革事業,他的許多改革措施和眼光具有前瞻性,他在書中保存瞭許多寶貴經驗與思索,如大學價值取嚮、高等教育模式、大學校長遴選等等,對於問題重重的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來說,具有重要的藉鑒意義。
一直覺得武大人有種獨特的氣質。在武漢有人說高傲,在廣州有人說能闖,有北京有人說特彆……在武漢呆的那段時間,經常跟一幫人聊天到一半的時候就被問:“你是武大畢業的吧?” 隻是很奇怪,武大人大都在武漢呆不住,一個個漸飛漸遠。我也是。 當初進武大就不斷聽...
評分一口氣看完的。就是難過。劉校長的自白如此熱情、坦誠,又有著無窮的遺憾,這個遺憾,不僅僅是他的,也是武大的,是無數武大學子和老師的,是我的遺憾。 現在,每年都齣的全國大學排行榜,武大的排名總是徘徊在5-7名的位置,各個學科,也很少有在全國赫赫有名、極為拔尖的。雖...
評分一直覺得武大人有種獨特的氣質。在武漢有人說高傲,在廣州有人說能闖,有北京有人說特彆……在武漢呆的那段時間,經常跟一幫人聊天到一半的時候就被問:“你是武大畢業的吧?” 隻是很奇怪,武大人大都在武漢呆不住,一個個漸飛漸遠。我也是。 當初進武大就不斷聽...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在上大學,不得不說,劉校長的一些看法和做法,很好。並且在今天這個急流中,我個人覺得還是沒有人能像劉校長那樣,真正的為教育改革無私奉獻。而中國的真正大學已經在社會的衝擊下,已經很少有名符其實的瞭。
評分沒看到這本書,非常遺憾,不知濟南的三聯書店有沒有賣的? 當年考武大,第一是因為那裏有個劉道玉,第二是因為劉道玉辦瞭個作傢班。
讀不下去 不知道為什麼
评分自從劉道玉被莫名其妙地撤職之後,武大就開始走下坡路瞭
评分很多地方太往自己臉上貼金瞭,親。
评分赤子之心,天地可鑒
评分還是很有意思的一個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