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克·珀西(1916-1990),美国著名作家,1916年出生于阿拉巴马州。沃克读高中时,在经历了父亲自杀、母亲丧生于意外事故的变故之后,带着两个弟弟移居密西西比州。1941年,沃克·珀西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随后在贝弗利担任实习医生,决意成为一名精神病医师。
1942年,沃克不幸感染肺结核,在与之进行了三年的生死较量后,他改信天主教,并由此开始了写作生涯,先写散文,后写小说。沃克·珀西的作品以充满思辩色彩而著称。《看电影的人》作为沃克哲学性小说的处女作,刚刚出版即好评如潮,此书曾荣获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且自1961年首次出版以来从未停止过加印。
沃克·珀西的其他作品还有:《最后的绅士》、《废墟下的爱情》、《兰斯洛特》、《基督再临》,以及非小说类作品《瓶中信》和《迷失宇宙》。
现代图书馆评选20世纪100部最佳小说之一,本书荣膺美国国家图书奖!
只要是经典,就不会被遗忘,1961年出版以来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比克·保林是一个小股票债券经纪人。他在新奥尔郊区过着平静的生活,热衷于看电影,与女秘书谈情说爱。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所要追寻的是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这种东西将使他一生都在对抗时光的流逝。随着一个特别的忏悔日的到来,他终于找寻到了自己所希冀的东西,并与一个他不曾料想过的女人结成旅伴……
比克·保林,一个忠实的电影迷,他相信电影的意义在于自省。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省呢?自省的目的是为了有所知,还是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比克·保林,一位忠实的自省者,他最终会不会也为平淡的生活所淹没,又会不会因自省往往以绝望而放弃呢?电影的意义在于自省,而生活本身又会不会是一部更加真实的影象呢?或许,透过电影与自省中的比克·保林,这些疑问将会得到新的解读与诠释。
充满新奇、智慧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沃克·珀西具有一种罕见的才能,可以塑造出前所未见的独特人物。——《时代》周刊
这是一本新奇和满含温情的书,洋溢着热情和智慧的想象。——《旧金山纪事报》
这是一部杰出的小说……沃克·珀西的笔触触及到了人类许多隐秘的情怀。——《哈珀斯》杂志
旅途中一天工作下来,我的精神能量已耗尽,实在没心情啃原版的《史记》,电脑里翻来翻去翻到这本小说,一看字体很大,再看页数不多,另外也很久没看一本不错的小说了,网上查了下,还是写年轻人探索人生意义的书,就开始看起来。这就是电脑里书比较多的好处,也是旅途中住一个...
评分这本书很好看,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却总能引起我的共鸣。 书中有的是两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人,一个主人公比克,他总是在自省,观察一切,寻找什么,在寻找生活的意义吧,这本来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他没有信仰,批判一切,嘲笑一切。一个靠自杀活下去的他的表妹凯特,但...
评分看完这本书,马上想到一部电影《革命之路》,或许革命之路里的凯特温斯莱特是女版的比克保林。区别是小说更像是沉静的内省,而电影更富悲剧意味的,情节更戏剧化。 大学时代的我很迷茫,就去读各式各样的书;后来喜欢上看电影也是把它当成人生的样式来考察、参照与思考。看了这...
评分比克·保林,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股票经纪人。他喜欢看电影,喜欢和女秘书谈情说爱,始终认为电影的意义在于自省。他不愿被平淡无奇的生活所淹没,只有在电影中才感觉到真实,于是开始追寻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最后他放弃了自省,但也找到了他要的东西:Certification。 全书...
评分可能是最近一直在看美国五六十年代的资料和作品,所以心境很玄很荒谬,状态也是很狂很理想。 因为喜欢那个时代,所以很喜欢这本书。而且觉得自己和主人公很像,他说的,做的我都能理解。 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思考,一个人旁观——离开他人的地狱。如果主人公完全把自己放逐,...
感觉译本太差。
评分我们是离不开大地的蚯蚓,但却奔驰在大地和天空之间。
评分看上去有點悶
评分这套书中最中意的一本
评分虽说是小说 但我还是觉得蛮意识流的 很难读懂的情节 但是自省事我们每人都该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