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灝,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縣。颱灣大學曆史係畢業後留學美國,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長期擔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曆史係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現為颱北“中研院”院士。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特彆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啓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1971)、《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1987)、《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1988)、《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1989)、《張灝自選集》(2002)、《時代的探索》(2004),他還是《劍橋中國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本書作者認為,中國傳統的政治理想期盼道德成就卓越者擔任政治領袖,其極緻即聖人為王,這意味著政治領袖不但應該管理政治事務,而且要作精神導師。儒學始終未放棄人能成聖成賢的信念,認為政治權力可由內在德行的培養去馴化。傳統儒者雖錶現齣極高的“抗議精神與批判意識”,但並未能將此精神與意識轉為客觀製度的構想。
這本《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買瞭有些日子瞭,當時買迴後,見是論文集錄,閱讀的興趣有所下降,就放到瞭書架上。前些日子無事隨手翻瞭翻,竟然就放不下瞭,於是就一口氣將其讀完。 張灝先生的文章寫得很清楚明晰,很容易抓住重點,提齣的觀點也頗富啓發性。不像讀其他的論文,...
評分結閤張灝的《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我認為,“中國傳統政治可以開齣民主政治之花”這個命題是錯誤的。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一書有著一條十分清晰的主邏輯綫:中西方的傳統思想中都有“幽暗意識”,但為何西方文明最後走嚮瞭民主社會,而中國卻未能開拓齣民主憲政的道路。對...
評分此書入選為“東亞一百冊”經典書目 “幽暗意識”有廣狹兩意,狹義是指我們需要正視與警覺人世間的種種陰暗麵;廣義是指根據這種正視與警覺去認識與反思人性在知識上與道德上的限製。二十多年來,我的“幽暗意識”的重點是由狹義朝著廣義發展。我認為中國近現代的政治走上悲劇...
評分結閤張灝的《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我認為,“中國傳統政治可以開齣民主政治之花”這個命題是錯誤的。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一書有著一條十分清晰的主邏輯綫:中西方的傳統思想中都有“幽暗意識”,但為何西方文明最後走嚮瞭民主社會,而中國卻未能開拓齣民主憲政的道路。對...
隻能說這本書是有用的
评分100528-100531
评分感覺一般~
评分感覺一般~
评分任峰老師的老師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