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醞釀、齣現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鼎盛於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前半期,此後就漸趨衰落,但並沒有消失,而是逐漸融人瞭近20年各種哲學、美學新思潮中。比如,70年代以後影響極大的解構主義思潮,在思路上就是從讀者(接受者)角度切入的,體現瞭接受美學的啓不;又如女權主義批評,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瞭接受美學的成果,它從接受和效果的角度,發掘瞭女性文學長期被湮沒的許多成果,重建瞭女性文學史;新近的文化理論和文化批評基本上是在後現代語境中展開的,其中有不少論及大眾文化問題,仍滲透瞭接受美學的影響;如此等等。由此可見,接受美學作為一種思潮、一個學派,雖然已經成為曆史,但它的巨大、深遠的影響,卻至今仍然存在,它所開創的文學、美學研究新思路、新方法,還遠未過時。
本書寫於接受美學在中國的第二個階段——研究階段,算是一部研究類的開山之作。批判瞭庸俗馬剋思主義和西方為藝術而藝術的純藝術觀;批評瞭古典權威主義和當代流行的民粹主義觀點;指齣意義的開放性和有限性的重要理論,區彆瞭本體論上的開放性和認識論上的有限性的區彆。算是一部具有尺度意義的理論巨作。
评分不滿pdf掃描,不滿舉例。
评分以為是單論姚斯等人的接受理論,結果……以為在編教材呢,還真是在編教材。把西方文論又講瞭個遍,居然還講得那麼通俗切閤主題,真是服瞭。
评分不滿pdf掃描,不滿舉例。
评分後半部分非常車軲轆 但是至少還能看得懂 不像一些翻譯過來的東西 明明是中文 我也不知道在說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