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國19世紀文壇享有世界聲譽的小說傢,他的創作具有極其復雜、矛盾的性質。擅長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內心分裂。他的小說戲劇性強,情節發展快,接踵而至的災難性事件往往伴隨著復雜激烈的心理鬥爭和痛苦的精神危機,以此揭露資産階級關係的紛繁復雜和矛盾重重,具有深刻的悲劇性。1846年發錶處女作《窮人》, 1859年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逮捕並流放西伯利亞。十年苦役流放迴來後創作重點逐漸轉嚮心理悲劇。《罪與罰》(1866)使作者獲得世界聲譽。主要作品有《雙重人格》(1846)、《女房東》(1847)、《白晝》(1848)和《脆弱的心》(1848)、《群魔》(1872)、《卡拉馬佐夫兄弟》(1880)等。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從流放地迴到彼得堡後完成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他登上文壇以來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作者前期一係列描寫“窮人”作品的頂峰。《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以催人淚下的感人筆觸描繪瞭“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小人物。非但講瞭他們的不幸遭遇,而且還細緻入微地刻畫瞭他們“慘痛熱烈的心聲”(魯迅語),從而錶現齣作者深入解剖人心的卓越技巧。
發表於2025-02-08
被欺淩與被侮辱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上高中時讀的這本書 單純是因為她是名著 當時被主人公悲慘的遭遇感到痛心和不平的同時 還很感嘆作者的文筆 用詞委婉精準 敘事語調平靜深沉 猶如一部描述底層人民 尤其是柔弱的婦女兒童 悲慘命運的一部沙迦 對作者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後來知道原來作者是一位社會學傢 就更加喜...
評分 評分難以忘卻的故事開頭,一位淒涼的老人和他的狗悲慘的死去,將我們帶入瞭這個壓抑、憤怒和悲傷的故事。書中多次齣現瞭“利己主義”這個詞,如公爵所說,“人類一切美德的基礎乃是最深刻的利己主義“,為我們刻畫瞭一個個性格極端而鮮明,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這些“利己主義者”...
評分記得我第一次看這本小說,應該是在我十二歲的時候,初一或者初二吧。 那時候的我看這樣的書並不能完全明白。看到俄羅斯人那些長得過分的名字忍不住皺眉。看完之後除瞭對故事情節的大概瞭解,就是一個模糊的印象:俄羅斯人的感情都好激烈啊……不是在大喊大叫,就是在大哭大鬧,...
評分伊赫湎涅夫一傢,涅莉和母親,外公,包括“我”伊萬都是被傷害和被侮辱的人,他們本可以幸福地度過一生,卻遭遇惡魔,一生都飽受其苦。 而真正可怕的惡魔,不是殺人不眨眼,而是有著天使麵龐,並為自己的殘暴感到自豪,為自己的殘忍尋找最閤適的理論,把自己包裝成閤乎道德的人...
圖書標籤: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說 俄羅斯文學 俄羅斯 俄國文學 文學 外國文學 被欺淩與被侮辱的
重讀。確如納博科夫所說,此書充斥各類神經病、矯揉造作和陳詞濫調。但碎金還是有的,比如陀氏就指齣瞭某類精神狀態,它們於上述陳詞濫調中顯得那麼突兀和珍貴。那種狀態就是自虐,通過作踐自己來求得心理舒緩,比如阿遼沙的天真,娜塔莎的犧牲,涅莉和其他人的甘受欺淩和侮辱。你固然可以說他們高貴、善良,但內心對之卻不無反感。這種反感由全書唯一的大惡人公爵道齣,同時也揭示瞭這種自虐人格的心理機製:他們“仿佛從自己的痛苦中,從這種隻顧自己受苦的利己主義中獲得瞭快感”,由此站在瞭提升自己、貶抑他人、殃及無辜的道德製高點。公爵最大的樂趣就是在他們錶現這類道德麵貌的時候,露齣小醜般的怪狀來嘲笑之。說實在的,公爵的嘲諷無意中接近瞭昆德拉關於“刻奇”的美學主張:不要感動、不要加戲,不要在沒有意義的事物上添加意義。沒有公爵,
評分我手裏這本是1997年齣版的 豆瓣條目上麵沒有。很好看,讀他的小說。可以從這個開始。你會喜歡上他的~對話太大師啦,深情。一股熱情堆成的小說!好讀好讀~
評分我手裏這本是1997年齣版的 豆瓣條目上麵沒有。很好看,讀他的小說。可以從這個開始。你會喜歡上他的~對話太大師啦,深情。一股熱情堆成的小說!好讀好讀~
評分人性的神奇之處在於自尊長在彆人的心裏,而自己隻看到侮辱。人們慢慢會慣於這種受虐,這種損害,並開始埋葬自己淳樸的情感,以顯示自己的高尚。連公爵那樣的人都會受到侮辱,然而因為他喪失淳樸,便不會被損害。在阿遼莎身上,你會看到一種溫厚的利己主義。人們的慷慨都是掛著德性的利己主義。
評分這個時候看這種書感覺好心酸
被欺淩與被侮辱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