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兹全(1911- ) 中国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1911年9月7日(宣统三年七月十五)生。1935年在北平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 朝史,并在该系讲授“中国通史”课。1941-1944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霍普金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后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主要集中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几个方面。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
发表于2025-02-02
中国文化六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文化这东西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并不具体且很模糊的东西。诗词歌赋等文学体裁是文化,衣食住行是文化,地质风貌亦可是文化。若是真的想要给文化这东西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其实还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前行的,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明又有一定的不同。它的开始...
评分 评分尽管我们有先秦时代——君权、贵族权、平民权三全鼎立的时代;秦汉时代——君权渐强,贵族、平民权衰而力图挣扎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君权、贵族权保持平衡的时代; 隋唐宋时代——君权恢复、贵族权削弱的时代; 明清时代——专制主义时代。 历史运行到当下,一...
评分 评分花了两天时间泡在lib,笔不停地在纸上抖出油墨,脖子酸沉,眼珠快掉出来了,却总舍不得停笔。觉得这里也经典,那里也不错。除了史料,基本上全抄了。三讲,12页笔记。让我再次坚信自己对历史的孤陋寡闻。。。 糟糕就糟糕在,每一讲的开头都相当精彩,起首如爆竹,让人怦然心动...
图书标签: 中国文化 文化 何兹全 历史 重读 近现代 国史 史学研究
主要内容:
一、影响中国文化素质的两个根源
农耕生活;家族
二、国家形态——走向专制
先秦时代——军权、贵族权、平民权三权鼎立的时代
秦汉时代——军权渐强,贵族、平民权率而力图挣扎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代——军权、贵族权保持平衡的时代
隋唐宋时代——军权恢复、贵族权削弱的时代
明清时代——专制主义时代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条主流
天命观念
伦理思想
大一统思想
中庸之道
四、中国城市复兴和文艺复兴
城市复兴;文艺复兴
五、近代中国的新思想——为国家寻找出路
平等、平均的太平天国
心存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
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
六、中国文化的未来
光辉的过去;灿烂的未来
后两讲飞眼过
评分写的很好!!受益匪浅~
评分何先生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看问题也高屋建瓴。但这本书读来感觉一般,究其原因,首先是观念上在我看来是有些陈旧的,比如对义和团和太平天国的看法,还停留在旧史学的某些成见中,其次本书讲的较为浅层,许多观点点到即止,而且近代史的内容,大部分都属于大路货。最后,何先生行文,估计有一些地方是凭印象的,比如提到1921年见了马林后给胡汉民、汪精卫发的电报, 其实不是胡汉民,是廖仲恺。总的来说,何老讲传统要更精彩一点
评分中国文化史课推荐书目
评分何先生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看问题也高屋建瓴。但这本书读来感觉一般,究其原因,首先是观念上在我看来是有些陈旧的,比如对义和团和太平天国的看法,还停留在旧史学的某些成见中,其次本书讲的较为浅层,许多观点点到即止,而且近代史的内容,大部分都属于大路货。最后,何先生行文,估计有一些地方是凭印象的,比如提到1921年见了马林后给胡汉民、汪精卫发的电报, 其实不是胡汉民,是廖仲恺。总的来说,何老讲传统要更精彩一点
中国文化六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