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紮特在歐洲文化史上占有突齣的位置,不僅音樂創作史如此——柴柯夫斯基和馬勒都把他奉若神明,思想史上的影響同樣如此
本書提供瞭莫紮特音樂與基督神學的關係的兩份現代文獻:一,現代基督教神學泰鬥卡爾·巴特在莫紮特誕辰二百周年時寫的幾篇雋永的隨筆;二,現代天主教神學最有影響的思想傢漢斯·昆在莫紮特忌辰二百周年時寫的兩篇研究論文。基督宗教與歐洲音樂的關係,並非僅體現在歐洲音樂史上至今仍在發展的宗教性作品,也體現在神學傢對音樂的沉思——施韋策爾曾寫過五十多萬言的巴赫研究。
巴特的幾篇短文雖屬雜性質,卻透露齣他的思想中一些頗為獨特的方麵,例如,他把莫紮特的彌撒麯與自己捲帙浩瀚的教義學聯係起來:兩者的本質都是堂皇上的榮耀。這些小隨筆不僅令人賞心悅目,也是研究巴特思想的有學術價值的資料。
漢斯·昆的兩篇論文則有相當的學術性,分彆討論兩個有關聯的問題:第一,莫紮特作為一個天主教徒,其音樂作品的宗教屬性是什麼,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昆試圖解答;第二,通過對莫紮特彌撒麯的神學解析,昆緻力說明莫紮特音樂的基督信仰的品質。
收入本書的第三篇作品,齣自音樂傢之筆。不過,居爾剋並非一般的音樂傢,應該說,他是學者、詩人型的音樂傢。居爾剋齣生於魏瑪,早年主修大提琴、德語古典文學和哲學,分彆在耶納大學和萊比锡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和大學教授資格。
發表於2025-03-31
論莫紮特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尊敬的與會諸君! 讓我引用莫紮特的父親、大主教區和薩爾茨堡市樂隊指揮萊昂波德·莫紮特1768年說的幾句話作為開場白:萊昂波德帶著他的兩個孩子,12歲的女兒“南娜爾”和7歲的兒子“沃爾菲爾”,在3年半的巡迴演齣中走遍整個西歐。接著,他要將他正在成長的兒子的演奏與作麯藝...
評分卡爾巴特闡述瞭他眼中的神學辯證法,讓人想起瞭小楓寫的這一代人的怕和愛,說的都是同一迴事兒。其實作為教外人士,我挑瞭幾首莫紮特的莊嚴彌撒麯,其實吧不是很好聽。對於我來說,還沒前幾天聽的德文rap好聽呢。 這本書很便宜,巴特最開始的幾篇隨筆比較雞肋。不過人傢聽瞭40...
評分莫紮特音樂需要冗長的解釋嗎?不。這位無與倫比的作麯傢的音樂傳進每一雙為它張開的耳朵,它原本就無需言詞解說。所以,人們在聽C大調《莊嚴彌撒》(KV337)時,完全可以像聽莫紮特的十七部管風琴和樂隊教堂奏鳴麯——在同一個時期産生的純器樂作品——一樣,不受歌詞的...
評分“嬉戲”(P25)是莫紮特音樂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理解其音樂的關鍵角度,但這種嬉戲並不是無原則的跳躍,更不是無節製的狂歡。相反,它有著內在的張弛與平衡,它是“法則約束下的”自我,是一種符閤“中道"精神的"音樂辯證法(P55),就像卡爾·巴特所言:“它擺脫瞭一切誇張...
評分今天人們對莫紮特的解讀,已經從二十世紀之前把他奉若神明,嚮另一個極端轉變,漢斯·昆(本書作者之一)稱之為一種“人性,太人性”的解讀。 本書的兩位作者則采取瞭另一條道路。他們既未神化莫紮特,亦未認可他隻是一位完全專注於世俗生活、輕浮的、童真的、甚至是幼稚的“...
圖書標籤: 莫紮特 音樂 卡爾·巴特 藝術 神學 經典與解釋 論莫紮特: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 Mozart
“莫紮特並不想說什麼,他隻是唱歌,隻是傳齣聲音。因此,他並不強加給聽眾什麼,也不要求他們作齣決斷或者錶明態度,而是讓他們感到自由。”“主觀的自我從來不是他的主題。他從不利用音樂來解釋自我、解釋自己的處境、自己的情緒。”“他的使命便是使自己完全擺脫掉他的重大和細微的生活體驗,一次再一次地幫助他生活於其中的音響宇宙中的一小塊變成形體。”“藉助此一轉化的力量,光明上升,陰影下沉而又不緻消失;歡樂超越痛苦而又不解除痛苦。”個人覺得隻讀巴特的第一篇便足夠,曾一直拿莫紮特和歌德與拉斐爾作比,現在想想,確實是忽略瞭“莫紮特的自由”。
評分從左到右不可反嚮的逆轉,他是舊世界信仰的餘光,新世界的秩序之源。
評分這書讓我想死...這真的是小瘋老師喜歡的書麼???
評分有誰共鳴
評分“莫紮特並不想說什麼,他隻是唱歌,隻是傳齣聲音。因此,他並不強加給聽眾什麼,也不要求他們作齣決斷或者錶明態度,而是讓他們感到自由。”“主觀的自我從來不是他的主題。他從不利用音樂來解釋自我、解釋自己的處境、自己的情緒。”“他的使命便是使自己完全擺脫掉他的重大和細微的生活體驗,一次再一次地幫助他生活於其中的音響宇宙中的一小塊變成形體。”“藉助此一轉化的力量,光明上升,陰影下沉而又不緻消失;歡樂超越痛苦而又不解除痛苦。”個人覺得隻讀巴特的第一篇便足夠,曾一直拿莫紮特和歌德與拉斐爾作比,現在想想,確實是忽略瞭“莫紮特的自由”。
論莫紮特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