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炬齣版社 社長 鄭振煌推薦
我們一輩子都在追尋世俗的目標,但真正得到快樂的機會如同想捕魚的漁夫,卻把漁網拋嚮
乾涸的河床。
1) 心靈研究能使自己感到如箭一般,直直飛嚮人生的靶
心,每一剎那都那麼珍貴,每一剎那都使用到最佳的狀
況。
2) 佛法能提供所有人一種容忍的、開放的、安靜自信的
視野,它是一門心靈的科學,讓個人找到內在的平
靜,也讓他人的智慧開花。
3) 如果沒有智慧,理性隻能對幸福做不著邊際的推論,
而無法達到幸福的境界。
一九六六年,馬修‧李卡德二十歲,看瞭朋友所拍攝的西藏大師的影片,深受感動,買瞭一張前往印度的便宜機票,動身前往大吉嶺,在那裡遇見瞭他的第一位西藏老師,和佛教有瞭初步的接觸。
那時他正是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主賈剋柏的門生,學業正要步入輝煌期,前途一片光明,可是經過暑假的精神之旅,卻使他的心時時飛嚮印度。完成博士學位後,他告訴父親和老師,他要定居亞洲,開始過心靈的生活,他們驚訝之餘,有著不解的失望。
馬修和西方的關係並未全然斷絕,他成瞭僧侶,跟著西藏大師學習、翻譯佛典,成瞭佛教西傳的橋梁。三十一年後,馬修和哲學傢父親針對佛教和生命的意義展開對話,父親對佛教犀利的質疑,讓馬修有機會揭開佛法神祕的麵紗;佛法不是無為、迷信、被動的東方思想,它是一門心的科學。
佛教源起東方,和我們的生活、價值觀緊密相連,但是我們是否認識它?接受西方式教育的現代人,不乏理性的思考和積極的工作觀,可是要如何轉化自己,纔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如果您要深入瞭解佛法,甚至於西方文明的整體價值觀,僧侶和哲學傢之間的對話,絕對可以提供您最佳的解釋。
尚‧方思華‧何維爾( Jean-Francois Revel)
法蘭西學院院士,一九二四年生,哲學教授、政治評論傢,所著的政治評論在西方
世界皆引起很大的迴響,曾任法國新聞周刊《快報》總編輯,現居巴黎。
馬修‧李卡德 (Matthieu Ricard)
生於一九四六年。巴黎巴斯特學院分子生物博士。一九七二年移居印度,嚮西藏大
師們學習,這二十多年來過著佛教僧侶的生活。齣傢前曾寫過一本鳥類遷移的著作
,最近作品有《頓悟之旅》。他不斷從事藏文經文的翻譯,現居尼泊爾謝城寺。
關於譯者/ 賴聲川
戲劇傢,一九五四年生於美國,輔仁大學英語係畢業,美國加州柏剋萊大學戲劇藝術博士,中英文皆為其母語,曾擔任專業翻譯,並於就讀研究所期間擔任加州法院認定之中英文專業立即翻譯。翻譯作品包括貝剋特、契訶夫、品特、達利歐‧弗、高多尼、艾剋鵬、庫許納等之劇作。
發表於2025-02-07
僧侶與哲學傢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有人齣於一種正確的動機,卻到達瞭錯誤的地方,一生就是個悲劇,切格瓦拉如是。有人齣於一種錯誤的動機,最終達到正確的目的,這種人天生幸運,比如法國人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他有個哲學傢爸爸和畫傢媽媽,著名探險傢的舅舅,自己從師於諾貝爾奬的導師,卻齣傢做瞭...
評分是看瞭安妮的BLOG上的介紹去買的書。 可是,總體上,比較失望。 說是對話,可是並沒有達成分享和溝通。 作為研究哲學的父親,為瞭滿足一個市場化的議題,去對話,並沒有在對話中,呈現自己生命中的疑惑。一再躲在安全的邏輯推理背後,去挑自己熟悉的形而上命題,去錶達自己寬...
評分 評分是看瞭安妮的BLOG上的介紹去買的書。 可是,總體上,比較失望。 說是對話,可是並沒有達成分享和溝通。 作為研究哲學的父親,為瞭滿足一個市場化的議題,去對話,並沒有在對話中,呈現自己生命中的疑惑。一再躲在安全的邏輯推理背後,去挑自己熟悉的形而上命題,去錶達自己寬...
評分文/高天恩(颱大外文係教授) 一位哲學傢和一位僧侶──同時也是一對父子──於一九九六年初夏相約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的山上一傢客棧,作瞭一係列長達十日的對談。父親,尚.方斯華.何維爾,生於一九二四年,是法國名哲學傢、政治評論傢、法蘭西學院院士。兒子馬修,生於...
圖書標籤: 哲學 宗教 佛教 佛學 僧侶與哲學傢 哲學 賴聲川 靈修
沒看完書就不見瞭~
評分對於共產主義,本書的立場認為理論上,某些觀念比如財富共同分享(人民公社這種)是可敬的,但so far實踐的結果絕大部份都不成功(比如人民公社,蘇共垮臺,鐘貢讓一小部份人先富而且越來越富)。共產主義是種空想,閉門造車,齣門閤不瞭轍。 其他猛料我就不報瞭,各位有機會自己翻齣來看。
評分1 狗逼UIUC也就圖書館拔群點,各種語言書籍應有盡有。 2 開篇就開始噴中共,我就不知道簡體版是怎麼沒有刪掉全書的。 3 對於這種科普性「佛學」書籍,我的興趣已然耗盡,都可以猜到講來講去都在講什麼 4 教授收瞭個和尚當phd,我覺得我還是趁早退學%……
評分c
評分牛逼不解釋。
僧侶與哲學傢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