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命运

生存与命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瓦西里·格罗斯曼(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1905—1964)

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观察家》(Observer)

格罗斯曼是苏联时代的托尔斯泰。

——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著名作家、 英国“文坛三巨头”之一 )

----------------------------------

苏俄记者、作家。1905年生于乌克兰别尔基切夫,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理系,19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得到高尔基、巴别尔等文坛大家赏识,1937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卫国战争爆发后,作为《红星报》特派记者深入前线采访报道,历时四年,见证了从莫斯科保卫战到攻克柏林几乎所有主要战役。

战后,出版了小说《人民是不朽的》《为了正义的事业》等。1960年,长篇小说《生存与命运》完稿,但随即在寻求出版过程中被克格勃查抄。格罗斯曼不服,直接向赫鲁晓夫陈情。苏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苏斯洛夫召见了格罗斯曼,不仅禁止出版《生存与命运》,拒绝归还手稿,还强硬地威胁格罗斯曼――出版这部小说想都不用想,两百年后也不可能出版!

1964年,格罗斯曼郁郁而终。1974年,在“氢弹之父”安德烈·萨哈罗夫等人帮助下,小说备份手稿以缩微胶卷的形式被偷运出苏联。1980年代,《生存与命运》以英、法、德等多种语言版本面世,在欧美引发巨大轰动,成为文学经典。1988年,苏联的老牌文学杂志《十月》分四期连载《生存与命运》,之后又出版了单行本。此时,距手稿被查抄不过才28年而已,距离苏斯诺夫“两百年”的预言差得很远。在今天的俄罗斯,格罗斯曼已被当然地归属于最伟大的作家之列。

------------------------------------------------------

译者简介

严永兴,194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俄苏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1962年毕业于上海外语学院,曾长期担任《世界文学》编辑部副主任、《外国文学动态》杂志副主编。翻译《生存与命运》《撒旦起舞》《大师与马格丽特》等数百万字俄语文学作品,主编《白银时代丛书》,著有《辉煌与失落——俄罗斯文学百年》等专著。

郑海凌,1950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翻译有《童年》《母亲》《死魂灵》《离散情侣》等俄语小说,译作《夜莺大盗》获1987年首届彩虹文学翻译奖,《雾中星》获1995年戈宝权文学翻译奖。现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学和比较文化研究。

出版者:工人出版社
作者:[苏] 格罗斯曼苏(В.Гроссман)
出品人:
页数:1070
译者:严永兴
出版时间:1989
价格:11.9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8036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苏联 
  • 小说 
  • 瓦·格罗斯曼 
  • 极权 
  • 俄罗斯文学 
  • 俄罗斯 
  • 苏俄文学 
  • 斯大林格勒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格罗斯曼的《生存与命运》是一部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经典之作。本书的基本情节框架是震惊世界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从前方到后方,从斯大林格勒到莫斯科,从希特勒的集中营到卢布扬卡监狱,从乌克兰农舍到喀山,凡是有人的地方,作者都演绎了一段段动人心扉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宏大而又自然的史诗般的艺术结构,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理想国版《生活与命运》中梁文道的新序、力冈的译序和罗伯特钱德勒的导读,都已经对这本书谈得足够多足够好了。读完这本书后的几天,觉得真要写下点什么,大概就是横亘在心无处释放的叹息了。 这本书全景式地展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前线与大后方的普通人的生活。几十年前的事...  

评分

评分

瓦西里格罗斯曼的代表作《生活与命运》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失去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阅读之前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因由作者犹太人的身份,会自然而然想到二战犹太集中营,从而想当然以为这一部讲述犹太人苦难史的作品,阅读后,我发现,我没有意识到的是,在非战时的现实社会...  

评分

用了整个假期读完这部鸿篇巨著,74万字,910页。本书的架构磅礴,在1941年的冬天,从乌克兰的德军战俘营到大后方喀山的集体农场,从苏德僵持的斯大林格勒到苏联战时首都古比雪夫,将整个卫国战争的横截面描绘成一副整个苏联社会的历史画卷。 托尔斯泰在19世纪根据俄法战争写了...

评分

用了整个假期读完这部鸿篇巨著,74万字,910页。本书的架构磅礴,在1941年的冬天,从乌克兰的德军战俘营到大后方喀山的集体农场,从苏德僵持的斯大林格勒到苏联战时首都古比雪夫,将整个卫国战争的横截面描绘成一副整个苏联社会的历史画卷。 托尔斯泰在19世纪根据俄法战争写了...

用户评价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结合了宏大的背景叙事和细腻的人性描写。无论人抗争与否,时代的车轮和命运的洪流终将会将一切碾压,但人性的光芒仍旧闪耀,哪怕只是微光。

评分

一本非常了不起的书,在一个能够把人变成非人的极权时代里,自由、清醒并坚定地思考。它有着要与《战争与和平》比肩的抱负,也铺展出了更为广阔的画面,但令人有点遗憾的是,恰恰是这种勃勃野心损害了小说的艺术性——因为追求面面俱到,设置了过多的被直接描写的人物,小说叙事的连贯性被割裂了;而过于庞大的布局,以致于到最后都无法收尾。另外,作者的创作灵感似乎也不太稳定——小说时有惊人之笔,但也有些片段沦为一般战争报告文学的水平。

评分

但观大略

评分

俄罗斯从未让人失望!

评分

26年前买的,今日才看完。一本伟大的书,仿佛站在山巅俯瞰人性和人类文明,极权下的人性,战争中的人性,善与恶,自由与枷锁,生存与命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