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colm Gladwell has been a staff writer at The New Yorker since 1996.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Tipping Point, Blink, Outliers, and What the Dog Saw. Prior to joining The New Yorker, he was a reporter at the Washington Post. Gladwell was born in England and grew up in rural Ontario. He now lives in New York.
Three thousand years ago on a battlefield in ancient Palestine, a shepherd boy felled a mighty warrior with nothing more than a stone and a sling, and ever since then the names of David and Goliath have stood for battles between underdogs and giants. David's victory was improbable and miraculous. He shouldn't have won.
http://www.amazon.com/David-Goliath-Underdogs-Misfits-Battling/dp/0316204366/ref=sr_1_1?ie=UTF8&qid=1376880608&sr=8-1&keywords=David+and+Goliath
从《引爆点》到《异类》,从《眨眼之间》到《逆转》,格拉德威尔一直在人们渴望成功这块基石上,漂亮地整合各种种心理学研究结果,然后落实成为助益生活的实践指导:个别人物、附着力和环境威力;一万小时理论和出生优势;理性抑制作用、相对剥夺理论……每一本都妙趣横生,每...
评分2016/06/06 20:42 <逆转> 前言 歌利亚 思考 强者的优势是什么,弱势是什么? 弱者的优势又是什么,优势是什么? 拿优势去打败别人的弱势. 第一部分 劣势中的优势(以及优势中的劣势) 勇于思考和跳出强者用社会画出来的圈套,跳出来思考问题,找到问题核心和自己的优势。 选...
评分事物的两面性都是在相对的情况下体现,只有在对比的情境中才能体现出优劣。那么如何分辨事物的优劣?优势与劣势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弱者真能逆袭强者吗?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逆袭》正是讲述此类问题的书。 《逆袭》的原书名叫“大卫与歌利亚”,书的开篇引用圣经中大卫...
评分"表面上的强者,事实上不是真的那么强;表面上的弱者,也不是真的那么弱",Malcome Gladwell 用许多人的真实经历,说出这个其实不算那么新的论点,但是主旨酝酿、资料收集和篇幅结构,值得一读。
评分"表面上的强者,事实上不是真的那么强;表面上的弱者,也不是真的那么弱",Malcome Gladwell 用许多人的真实经历,说出这个其实不算那么新的论点,但是主旨酝酿、资料收集和篇幅结构,值得一读。
评分1)没有 outliers 好看,尤其 part2 之后,感觉有些离题,凑字数,发散,扯得有些远。2)Dyslexia 中 居然有那么多成功人士,看来有时阅读也不是那么必要的。
评分我是malcolm gladwell脑残粉
评分发现其实是一本心理学……大半篇章用来讲人生中那些苦难可以交给我们的事……不如叫屌丝逆袭更加合适一些。一开始的弱国胜强国的统计数据之类的还比较有趣,可惜未展开。还是值得一读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