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毓生(Yu-sheng Lin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系教授、当代著名学者,1934年生于沈阳,原籍山东黄县,7岁时移居北平,14岁随家人迁入台湾。1958年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1960年赴美深造,197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哲学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任维吉尼亚大学访问助理教授。1970年开始执教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主讲中国思想史,于2004年退休,改任该系荣誉教授。1994年当选为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The Crisis of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Era(1986)(该书中译本《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苏国勋、崔之元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初版、1988年增订再版)、《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合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从公民社会谈起》(即出)等。
发表于2025-04-03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张佛泉和殷海光的出现,似乎标志着本土自由主义的成熟。之前的自由主义者,都有留洋经历。有的人留学英美,也没有成为自由主义者,如冯友兰。而张殷二人,分别在燕京大学和西南联大完成学业,之后准确掌握了自由主义,并身体力行之,说明自由主义已非全然舶来,在本土亦可自我...
评分 评分张佛泉和殷海光的出现,似乎标志着本土自由主义的成熟。之前的自由主义者,都有留洋经历。有的人留学英美,也没有成为自由主义者,如冯友兰。而张殷二人,分别在燕京大学和西南联大完成学业,之后准确掌握了自由主义,并身体力行之,说明自由主义已非全然舶来,在本土亦可自我...
评分鄙人浅薄,此乃今年读过最好的书了。 不过仍然在疑惑。 空想是没有成本的。有时候思考不也是么? 孔丘幸福 有人为其立说著传。绝大多数人,还是要自食其力,不仅要有思想,还要有将思想传播广大的能力。不然,何来粉丝一版再版呀 一直对社会学科持观望态度。原因是觉得缺少...
评分图书标签: 殷海光 林毓生 自由主义 书信集 思想史 政治 书信录 书信
本书最初是由台北狮谷出版公司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的,后来台北远流出版公司于一九八四年曾发行再版。这本小书今天得以与大陆读者见面,笔者内心甚觉快慰。书中主要收集了作者于一九六○年负笈来美以后与先师殷海光先生之间的通信。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九六年的再版。提起殷海光,内地鲜有人知,在董桥《白描》中读到。
评分一系列精彩的师生间往来书信
评分a.满书浓浓的师生情谊 b.从侧面感受蒋执政期间台的蒙昧 c.做学问就好像在剃刀边缘走路 d.人无完人,大师也有拖延症,别被光环效应蒙蔽 e.追求真理是孤独的,然此举或能启迪后人
评分如此自负,又是哈耶克的“高足”,到今天竟然成就寥寥,真是可怜。尤其与自己看不起的那些人一比,更加可怜。没来由的优越感,自命清高式的精英主义,“腥腥相惜”、臭味相投,真是一对活宝。初赴美,殷林二人的师生关系便已倒置,也许这才是林博士发表这些信件的真实原因吧。
评分义兼师友,为理想,为自由。虽为书信,却言短意深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