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苗子,廣東中山人,生於一九一三年。著名漫畫傢、美術史傢、美術評論傢、書法傢、作傢。小時在香港就讀,八歲習書法,十二歲從名師鄧爾雅先生學書。其後在上海從事美術漫畫活動,並任上海大眾齣版社編輯。1938年以後,在廣州、重慶、上海等地工作及從事文藝活動,1950年後,定居北京。黃苗子的作品,曾在國內外多次展齣。其作品曾被倫墩大英博物館、德國科隆東方美術博物館等公私藏傢收藏。著作有散文集《貨郎集》、《敬惜字紙》、《無夢庵流水賬》、《青燈瑣記》、《風雨落花》等,詩集有《牛油庥》、《三傢詩》等,美術論著有《美術欣賞》、《吳道子事輯》、《八大山人傳》及《年錶》、《畫壇師友錄》、《藝林一枝》等;畫冊有《黃苗子與鬱風》夫婦畫集等;書法有《黃苗子書法選》、《中國書法精品選——黃苗子》等。還齣版過多種散文集及詩集。
“苗老漢聊天”是作者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小品隨筆自選集。 作者言:老漢一生遇的好人多,壞人少,結識的師友都是好人、奇人、 “酷”人、“絕”人。這些好人、奇人、“酷”人、“絕”人中,有學者,如葉恭綽、陳寅恪、啓功、王世襄;有作傢如郭沫若、鬱達夫、聶紺弩、吳祖光;有畫傢,如齊白石、徐悲鴻、丁聰、黃永玉;有錶演藝術傢和音樂傢,如梅蘭芳、石揮、侯寶林、戴愛蓮、張權;還有兒時的朋友和老街坊。作者把他們的好、奇、酷、絕端給瞭讀者。
發表於2025-04-15
世說新篇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主要是畫傢書法傢的軼事。 如果不是行業中人,單單要記下這些名字,可能就耗時許多。更何況每人之軼事。 略有缺憾,盡管有閤影,有書信,有畫幅,但是不是每篇都配。在瞭解名人軼事之後,引發的關於文中人物的興趣,得不到後續的滿足。算是一個小小的缺憾吧。 夏日裏,看看這樣...
評分主要是畫傢書法傢的軼事。 如果不是行業中人,單單要記下這些名字,可能就耗時許多。更何況每人之軼事。 略有缺憾,盡管有閤影,有書信,有畫幅,但是不是每篇都配。在瞭解名人軼事之後,引發的關於文中人物的興趣,得不到後續的滿足。算是一個小小的缺憾吧。 夏日裏,看看這樣...
評分主要是畫傢書法傢的軼事。 如果不是行業中人,單單要記下這些名字,可能就耗時許多。更何況每人之軼事。 略有缺憾,盡管有閤影,有書信,有畫幅,但是不是每篇都配。在瞭解名人軼事之後,引發的關於文中人物的興趣,得不到後續的滿足。算是一個小小的缺憾吧。 夏日裏,看看這樣...
評分主要是畫傢書法傢的軼事。 如果不是行業中人,單單要記下這些名字,可能就耗時許多。更何況每人之軼事。 略有缺憾,盡管有閤影,有書信,有畫幅,但是不是每篇都配。在瞭解名人軼事之後,引發的關於文中人物的興趣,得不到後續的滿足。算是一個小小的缺憾吧。 夏日裏,看看這樣...
評分主要是畫傢書法傢的軼事。 如果不是行業中人,單單要記下這些名字,可能就耗時許多。更何況每人之軼事。 略有缺憾,盡管有閤影,有書信,有畫幅,但是不是每篇都配。在瞭解名人軼事之後,引發的關於文中人物的興趣,得不到後續的滿足。算是一個小小的缺憾吧。 夏日裏,看看這樣...
圖書標籤: 隨筆 黃苗子 散文 人物 三聯 黃苗子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曆史
比黃永玉老先生那本要溫和快樂。也傷世,但不悲憤。經曆苦難仍保有童心的難得。那些名字,開口即詩提筆入畫的人,經曆那樣的年代。做瞭筆記,最記黃老錄白石老人晚年憶兒時的詩句:“祖母聞鈴心始安,也曾總角牧牛還。”
評分文章自然很是不壞 在於我隻是讀著玩兒的心態
評分20120605 開始苗老漢係列! 20120617讀畢。越看越好看,越看越有興趣的短篇集。盡管書中提到的人物大多不識。但是文人軼事,確是夏日消遣之極好談資。
評分20120605 開始苗老漢係列! 20120617讀畢。越看越好看,越看越有興趣的短篇集。盡管書中提到的人物大多不識。但是文人軼事,確是夏日消遣之極好談資。
評分還有三個小時,在書店裏逛啊逛,多想找一本讀完就能博古通今的書。抱著如此功利的讀書心理,卻選瞭一本雜文,找瞭個角落,曬著太陽消磨瞭一下午。書裏的小故事亦可以說是故友迴憶錄,講不齣什麼大道理,就是點點滴滴好在無聲之處,像是十七八歲的何其芳,“我在雨聲中走遍,走過你的門前,不許你聽見。”
世說新篇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