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福柯,1926年10月15日齣生在法國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讀於巴黎高師和索邦大學,先後獲得哲學和心理學文憑。1951年,通過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61年獲國傢博士學位。1970年被遴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豐,聞名於世的有《癲狂與文明:古典時代的癲狂史》(1961年)、《診所的誕生》(1963年)、《詞與物》(1966年)、《知識考古學》(1969年)、《規訓與懲罰》(1975年)和《性經驗史》三捲(1976,1984,1984年)。
米歇爾·福柯是後結構主義主要代錶人物。他不僅“談玄論理”,而且還直接批評自啓濛運動以來的“現代性文化”。
原書四捲,此本隻收一、二捲。
福柯的書,瘋癲與文明是在火車上讀完的,很喜歡他非理性的立場,規訓與懲罰,看瞭想到辦公室也是個監獄,它們有著相同的結構,還有一本《詞與物》,這本書裏福柯流露瞭他安排世界的野心。還有朋友推薦過李銀河的《虐戀亞文化》。李銀河的社會學研究,取瞭性這個角度,突然其人...
評分題記:明智的快感不會簡單地隨青春年華而消失。當它不以最終要消逝的肉體的雅緻作為對象,它可以伴人一生。衰老、疲憊、死亡,甚至是墳墓,都可以與它同在,連“骨灰也不會分開”…… 讀國小的小明放學迴傢後,興奮地對他的媽媽說:“媽媽,我今天和我的老師做愛瞭耶!” 媽...
評分作為文化的《性經驗史》 ——讀[法]米歇爾.福柯《性經驗史》劄記 1.道非道,非常道。福柯的《性經驗史》也為一本關於性非性,非常性社會權力與話語的研究。關於這一點,福柯本人也反復解釋:它們既不應該是一種行為史,也非一種現象史,而是一種“性經...
評分《性事的曆史捲一:求知的意誌》導讀 -福柯的權力分析與對現代法學的權力批判 江玉林 政治大學法律學係教授 本文使用的版本是德文譯本:MichelFoucault,Der Wille zum Wissen. Sexualität und Wahrheit 1. Ü bers. v. Ulrich Raulff u. Walter Seitter. 1. Aufl., suhrkam...
評分與其說是書,不如說是論文集。 而如此高深的論文集,對於不瞭解其引文及評述對象的諸如我這樣的讀者來說,隻好一如既往地懷著崇拜的心情,和它保持一定距離的美感瞭... 實在耐不住寂寞,不如還是輕鬆一點去看本國專傢的書吧~張北川先生比李銀河女士多一點幽默感。
第一捲的權力講解的太精闢
评分福柯的書很艱澀,最後幾章講古希臘同性戀以及柏拉圖等人對愛的闡釋,有點意思。真想抽當初看瞭書名就藉瞭這本書的我一巴掌-_-
评分卡勒的文學理論入門告訴我們此書的一種讀法:關注理論(具有批評常識的效果)是如何展開的
评分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7810557.html
评分很深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