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慕云(1900-1974),江苏徐州人,我国著名的戏剧评论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曾学戏于陈彦衡先生,对谭派艺术有过深入研究。20年代末,从事戏曲评论及戏剧史、京剧音韵等研究,著有《中国戏剧史》、《梨园影事》、《京剧杂谈》等书。曾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务长、中华国剧学校校长、中南戏剧学校教务主任等职。在主持“百代”、“高亭”等唱片公司的戏曲节目选录工作期间,为京剧声乐艺术的资料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表于2025-03-29
梨园外纪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近世之戏曲,以演员﹑尤其是“角儿”为中心,实为一种世俗文化。从此意义上讲,戏曲文化,就是伶人的文化。 徐慕云先生的《梨园外纪》,是一本颇有价值的介绍清末民国京剧艺人生活艺事的书。这本书由他于1939年至1940年在《申报》上连载的系列文章编辑整理而成。内容上,以对...
评分 评分在关注徐幕云笔下的梨园旧事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回味一下某个法国人在面对东方文化时的一番慨叹。罗兰•巴特在《符号帝国》的第一章中说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就我们的愚昧寡闻写一部历史,揭示出我们那种自我迷恋的愚昧性……”他在日本找到了自己迷恋已久的那套符号系统...
评分慕云是老先生,又是文人,故写文章最讲道理,尤其是死道理、其对角儿要求极严,更是自有一番想法。其一在声腔韵味上,其二在做工表演上,其三亦在为人生活上,此处尤为重要,视伶人俨然世之名流,又以君子之德比之,实在是千年来之未有。慕云先生对某些新戏新腔新德性的态度不...
评分在关注徐幕云笔下的梨园旧事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回味一下某个法国人在面对东方文化时的一番慨叹。罗兰•巴特在《符号帝国》的第一章中说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就我们的愚昧寡闻写一部历史,揭示出我们那种自我迷恋的愚昧性……”他在日本找到了自己迷恋已久的那套符号系统...
图书标签: 戏曲 京剧 梨园 徐慕云 回忆录 文化 掌故 戏剧
《梨园外纪》记述了20世纪初期活跃于京剧舞台的京剧名伶生活和艺术活动,他们的艺术造诣,成名经过,为人处世的态度,当时的社会兴论以及鲜为人知的轶事,以一系列的生动图景,成为中国京剧发展历史的形象映照。
读着开心 错了也看不出 看作者过了段时日回过头叹息自己之前期待过高也很好玩 主要都是谭派的事情 贬损起来很痛快 清末民初吃戏饭太爱染嗜好了……
评分梨园八卦。八面威风是由将军插八面旗来的?好多某看得人心痒……久闻大名的马连良被批得好多,还说余叔岩总比不上谭鑫培。啊,门外汉惊了_(:_」∠)_
评分哈哈哈
评分喜禄有事误场,管事先生请老余“马后”,于是三胜竟连唱六七十个“我好比,”
评分书的内容是好的,可惜除了正文中的错别字之外,序言部分尚有重大讹误——沈达人先生在序言里把徐慕云提到的“宝森”与金少山演《捉放曹》、《空城计》等,附会成“钱宝森”(徐全文皆用“宝森”而未提及姓氏,但上下文一望便知当为“杨宝森”)。这些错处也就把整部书的质量打了折扣。
梨园外纪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