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貝婁(Saul Bellow,1915-2005)美國作傢。生於加拿大魁北剋省的拉辛,在濛特利爾度過童年。1924年,舉傢遷至美國芝加哥。父親是從俄國移居來的猶大商人,貝婁是傢中四個孩子中最年幼的一個。1933年,貝婁考入芝加哥大學。兩年後,轉入伊利諾斯州埃文斯頓的西北大學,獲得社會學和人類學學士學位。同年,赴麥迪威的威斯康星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自1938年以來,除當過編輯和記者,並於二次大戰期間在海上短期服過役外,他長期在芝加哥等幾所大學執教。現任芝加哥大學教授和社會思想委員會主席。
從1941年到1987年的4O餘年間,貝婁共齣版瞭9部長篇小說。早期創作有結構優美的《掛起來的人》(1944)、《受害者)(1947),頗為評論界注目。《奧吉·馬奇曆險記》(1953)的齣版,使他一舉成名,奠定瞭他的文學地位。由於他把“豐富多彩的流浪漢小說與當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結閤在一起”,這部小說成為當代美國文學中描寫自我意識和個人自由的典型之作。其後,陸續齣版瞭《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賽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禮物)(1975)、《係主任的十二月》(1981)、《而今更見傷心死》(1987)、《偷竊》(1989)等。這些作品袒露瞭中産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苦悶,從側麵反映瞭美國當代“豐裕社會”的精神危機。其中《赫索格》成為美國轟動一時的暢銷書。此外,貝婁還齣版過中短篇小說集《且惜今朝》(1956)和《莫斯比的迴憶》(1968),劇本《最後的分析》(1965)以及遊記《耶路撒冷去來》(1976)、散文集《集腋成裘》(1994)等。
貝婁的一生可以說是集學者與作傢於一身,他在創作上繼承瞭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某些傳統,並采用瞭現代主義的一些觀念和手法,強調錶現充滿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獲美國全國圖書館,一次普利策奬奬;1968年,法國政府授予化“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1976年,由於他“對當代文化富於人性的理解和分析 ”,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赫索格》是貝婁最重要的代錶作之一,是作為“高級趣味”而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在作傢整個創作曆程中起著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大學教授,為人敏感、善良,但是現實生活給予他一連串的打擊,傢庭的婚變,社會的摒棄,使他對世界的現狀極端沮喪,精神瀕臨崩潰的邊緣。他隻能寫許多不寄齣的信以發泄內心的積鬱,訴說個人的見解。他苦悶的中心是在他生活的這個混亂的世界上,找不到賴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小說真實地錶現瞭中産階級知識分子在現代社會中的苦悶與迷惘,追求與探索。這也是他涉及社會問題最多的一部小說,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樣,是貝婁小說藝術的典範之作。
發表於2025-02-02
赫索格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不是個非常delicate的小說閱讀者,相比之下我對詩歌更有自信和成熟的判斷。所以以下我要說的可以僅僅當做一場缺乏興奮感的閱讀之後的喋喋不休。我對《赫索格》的不滿首要來自對主人公的不能認同,我認為赫索格是一個被成功塑造的失敗者,而且是一個不能引起我同情的失敗者。...
評分無係之舟——這是05年索爾貝婁去世時,評論傢黃集偉的一個評論。自己也覺得甚為貼切。“也隻有在一個“無係”接一個“無係”的漂浮中,一生卑微的蝸行纔就此完成。……繼續自足於無係之飄,無係之泊,無係之蕩,並勉為其難,依舊蝸行。” 幾日裏都焦灼在赫索格的悲痛裏...
評分Feb 3, 2006 10:52 AM Fw: daily quote<2005-12-30> from selbsterhaltung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oz.being-with-others Date: 2005-12-30 上午6:40 Subject: Fw: daily quote<2005-12-30> To: blog bornvagabond.*********@spaces.msn.com 湊字數篇...
評分正在讀第二遍《赫索格》。讀第一遍時,就覺得很喜歡。首先,因為主人公是一名有所成就的知識分子,是那種不太關心國傢政治的人;其次喜歡他的另一個原因是,赫索格隨手記錄隨手給彆人寫信的習慣,無論這封信能不能寄齣去。赫索格優柔寡斷而又逆來順受的,想當然的將美人的歸屬...
評分索爾•貝婁是1976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赫索格》是他的代錶作。 赫索格是一位大學教授,兩次結婚兩次離婚,使他對世界的現狀極度沮喪。他隻能寫許多寄不齣去的信發泄內心的積鬱。寫給親戚朋友、認識不認識的、活著的死瞭的,甚至上帝和自己。涉及諸多社會問題,迷惑自己的...
圖書標籤: 索爾·貝婁 小說 美國文學 美國 外國文學 諾貝爾文學奬 文學 知識分子
我經常批判的一本書,寫齣瞭男性文科知識分子的所有弊病,男噠必讀。
評分我經常批判的一本書,寫齣瞭男性文科知識分子的所有弊病,男噠必讀。
評分如果說本書有大量未發齣的信的話,那麼最重要的收信人應該是盧梭
評分201707:上次類似的閱讀體驗還是剋裏斯多夫。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和各種人的發齣信息,經曆著自己的人生,比較幸運的是還有一個女人能時刻關心他,還有親人時刻愛護他。從最初的逃避怨恨到最後的謹慎淡然,很多人生都是如此吧。
評分【2015.7.22~7.26】需要重讀的書。非常奇怪的閱讀經曆。讀到80頁打算放棄,但一直堅持到129頁的時候打算讀完它。經常跳過對靜物描寫但作者對視角的調配實在功力精深(146頁對廚房、盤子、杯子的描寫),頗似果戈理。赫索格雖是個神經質的知識分子,卻讓人心疼,這種心疼並非來自認同,也不是在他身上看到瞭自己的影子,更不想將這種特質擴大到所有知識分子身上(盡管作者可能有這種意圖),隻是對這個人心疼,他有性格缺陷但對他人並無傷害,他的遭遇來源於他自身的問題盡管他並沒有意識到,但無論你說他膽怯懦弱還是磨嘰,但你知道,首先他是一個從不曾想傷害彆人的善良的人,盡管在他受到傷害的時候,也會用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一番。
赫索格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