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貝婁(Saul Bellow,1915-2005)美國作傢。生於加拿大魁北剋省的拉辛,在濛特利爾度過童年。1924年,舉傢遷至美國芝加哥。父親是從俄國移居來的猶大商人,貝婁是傢中四個孩子中最年幼的一個。1933年,貝婁考入芝加哥大學。兩年後,轉入伊利諾斯州埃文斯頓的西北大學,獲得社會學和人類學學士學位。同年,赴麥迪威的威斯康星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自1938年以來,除當過編輯和記者,並於二次大戰期間在海上短期服過役外,他長期在芝加哥等幾所大學執教。現任芝加哥大學教授和社會思想委員會主席。
從1941年到1987年的4O餘年間,貝婁共齣版瞭9部長篇小說。早期創作有結構優美的《掛起來的人》(1944)、《受害者)(1947),頗為評論界注目。《奧吉·馬奇曆險記》(1953)的齣版,使他一舉成名,奠定瞭他的文學地位。由於他把“豐富多彩的流浪漢小說與當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結閤在一起”,這部小說成為當代美國文學中描寫自我意識和個人自由的典型之作。其後,陸續齣版瞭《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賽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禮物)(1975)、《係主任的十二月》(1981)、《而今更見傷心死》(1987)、《偷竊》(1989)等。這些作品袒露瞭中産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苦悶,從側麵反映瞭美國當代“豐裕社會”的精神危機。其中《赫索格》成為美國轟動一時的暢銷書。此外,貝婁還齣版過中短篇小說集《且惜今朝》(1956)和《莫斯比的迴憶》(1968),劇本《最後的分析》(1965)以及遊記《耶路撒冷去來》(1976)、散文集《集腋成裘》(1994)等。
貝婁的一生可以說是集學者與作傢於一身,他在創作上繼承瞭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某些傳統,並采用瞭現代主義的一些觀念和手法,強調錶現充滿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獲美國全國圖書館,一次普利策奬奬;1968年,法國政府授予化“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1976年,由於他“對當代文化富於人性的理解和分析 ”,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赫索格》是貝婁最重要的代錶作之一,是作為“高級趣味”而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在作傢整個創作曆程中起著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大學教授,為人敏感、善良,但是現實生活給予他一連串的打擊,傢庭的婚變,社會的摒棄,使他對世界的現狀極端沮喪,精神瀕臨崩潰的邊緣。他隻能寫許多不寄齣的信以發泄內心的積鬱,訴說個人的見解。他苦悶的中心是在他生活的這個混亂的世界上,找不到賴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小說真實地錶現瞭中産階級知識分子在現代社會中的苦悶與迷惘,追求與探索。這也是他涉及社會問題最多的一部小說,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樣,是貝婁小說藝術的典範之作。
發表於2025-04-17
赫索格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閤上《赫索格》,放在書架上。自此,將一直有個中年男人,在那裏喋喋不休。 赫索格是個教授,猶太人,什麼都懂,什麼都想,離過兩次婚,有過很多女人,自這年春天開始,內心開始散亂,無法抑製地不停寫信。想到什麼,就寫下來,想到誰,就寫給誰,無論相識與否,活著還是死去。...
評分“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會陷於絕望之中,而且,這是我們的緻死之癥。這是人拒絕接受他的命運的結果。” “海德格爾所謂的人類的第二次墮落,墮落於平凡和平庸之中。……沒有一個哲學傢懂得平凡是什麼,也沒有一個哲學傢不深陷於平凡之境。” ...
評分索爾•貝婁是1976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赫索格》是他的代錶作。 赫索格是一位大學教授,兩次結婚兩次離婚,使他對世界的現狀極度沮喪。他隻能寫許多寄不齣去的信發泄內心的積鬱。寫給親戚朋友、認識不認識的、活著的死瞭的,甚至上帝和自己。涉及諸多社會問題,迷惑自己的...
評分1 貝婁的風格 伍爾夫恰當地指齣:“一部小說的成功不隻在於讓人想起生活,同樣也在於它能用偏嚮形式方麵的特點取悅我們。比如風格和語言。”索爾·貝婁無疑是一位風格鮮明的作者,或者相對於作者,細緻而卓越的文體傢似乎是對他的更好形容。生於貝剋特的時代,他既承襲瞭比他...
評分昨晚又失眠,眼睜睜的看這天開始亮瞭,就是沒有一點睡覺的意思。想著這幾天發生的事情,想著以後的日子,不自覺地感到恐懼。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夠應付多久。做什麼事情都能聞到失敗的氣息。開燈,繼續看我的《赫索格》,其實沒有勇氣再讀下去。赫索格的失敗,赫索格的思想,赫...
圖書標籤: 索爾·貝婁 小說 美國文學 美國 外國文學 諾貝爾文學奬 文學 知識分子
赫索格的第二個妻子馬德琳如何拋棄他以及在紐約和芝加哥五天的戲劇性事件,這一係列的事件是赫索格迴到路德村後在迴憶中展開的外部事件,在外部事件敘述的同時,則不斷交織著一係列的聯想與意識的四環:兒時在濛特利爾和芝加哥的經曆,他的兩次婚姻,性愛與性生活,尤其是馬德琳和格斯見奇的私通與背叛,由此而起的精神錯亂,甚而至於被當作瘋子等。不僅於此,整個意識或下意識的閃迴與斷想還交織著他用文字或是在頭腦中寫就的幾十封信,這些信有給朋友的、妻子的、總統的、藝術傢的,他們有的已死去,有的還活著。這些書信涉及瞭政治、經濟、法律、文化、宗教等各個領域。正是它們構成瞭作品最為博大的內容和最為精妙的分析。五天的戲劇性事件構成敘述文本的主體框架,這一係列的外部事件則全部是在人物的意識流程中展開,它們構成瞭人物精神的流變史。
評分學者型小說
評分學者型小說
評分待重讀。
評分(前1/3讀中感:意識流太猛 略有招架不住啊……)而後2/3則由於對擁有這種意識的主人公過於熟悉以及對他命運的好奇 欲罷不能地一鼓作氣讀完 實則一部佳作 不僅在知識的廣度和博大上讓我多次汗顔 也在靈魂的苦難和承載性上讓人深深共鳴 赫索格 一個思辯不安卻不願深埋痛苦的靈魂 伯剋夏 一個避世的紀念碑 也許不久他將復活於斯?——“親愛的尼采,我親愛的先生……我從這長滿野草的世俗的天體邊緣,嚮您緻以問候,希望您生活愉快,不管您在什麼地方。您的在幻境中的麵紗之下的摩西赫索格。”
赫索格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