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於江蘇吳江。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傢、人類學傢、民族學傢和社會活動傢。4歲起在母親創辦的濛養院開始接受正規教育。就讀於東吳大學醫預科、燕京大學社會學係、清華大學研究院,後留學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其所著的《江村經濟》被認為是我國社會人類學實地調查研究的一個裏程碑。論著甚豐,主要著作有:《江村經濟》(英文版,1939)、《祿村農田》(1943)、《生育製度》(1947)、《鄉土中國》(1948)、《鄉土重建》(1948)、《從事社會學五十年》(1983)、《費孝通社會學文集》(1985)、《記小城鎮及其他》(1986)、《邊區開發與社會調查》(1987)、《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鄉鎮發展論述》(1992)、《費孝通文集》(1999)等,論文多篇。1980年3月,國際應用人類學會授予他該年度馬林諾夫斯基名譽奬;1981年11月,英國皇傢人類學會嚮他頒發瞭該年度赫胥黎奬章。
發表於2025-02-02
江村經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二十年後 1957年,費孝通重返開弦弓村。建國短短幾年,畝産量就增加瞭差不多60%,實在是難以想象。然而,農民的大部分副業都被窒息瞭,失去瞭這筆重要收入,與二十年前相比,農民的收入增加微乎其微,甚至有“今不如昔”之嘆(258-260頁)。 收入基本持平,支齣卻大大地膨脹...
評分 評分人類學到社會學,或許可以看作是從對小群體的研究擴展到對整個社會的研究。對一個小群體,如鄧巴意義上的那種土著部落,我們或許還可以詳細瞭解他們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他們的勞動、社交、意識形態。但是,即使對於這種小群體,當涉及一些和傳統、習俗相關的社會製度時,同樣...
評分«江村經濟»是一部對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太湖邊一個普通鄉村-開弦弓村的社會學調查報告,在此之前,人類學的調查往往樂此不疲的選擇偏遠地區和低級社會樣本,而«江村經濟»選擇瞭一個大國的、當前的、現實的、以及作者自身成長的社會區域進行調查,體現瞭人類學對於社...
評分終於在真正意義上讀完第一本人類學著作——《江村經濟》,雖然它被放在農業經濟的書架上,但我隻能說,這是分類者的無知。這是中國甚至世界上最經典的人類學著作之一,在外國,它甚至被作為學校教材。 依照馬林諾夫斯基的說法,之所以說它重要,是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瞭人...
圖書標籤: 費孝通 社會學 人類學 鄉村 中國 經濟學 江村經濟 經濟
能夠客觀描述,並找對角度進行分析,就是好論文!
評分齣乎意料得並不繁復,娓娓道來式的論文。馬林諾夫斯基指導之作。想想大學,在中國做人類學研究是否會免不瞭陷入一種文化或製度的自信中去?
評分三次開弓弦村調查,實錄的筆調卻像小說般展現瞭外婆·媽媽·我的三個年代!
評分此版本含江村經濟、重訪江村(兩篇)、三訪江村和共産黨領導下的農民生活
評分除瞭《江村經濟》,還有《重訪江村》、《三訪江村》、《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農民生活》,基本上集齊瞭費和主要研究者對開弦弓村樣本的研究成果,堪稱後世典範。
江村經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