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荒原狼》是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名作,作者以摄人心弦的笔法,深刻地描述一个人如何冒着生命全面崩溃的危险,经历种种生命过程中的外在折磨之后,开始他心灵的内在追寻,而去掌握住那种难以捉摸的人类存在意义的故事。书中主人翁哈拉反抗这个使人越陷越深、逐渐戕害人类灵魂的世界,他企图揭发这个时代的缺憾与病态。
本质上,这是一次地狱之旅,也是时而恐怖、时而勇猛的生命之旅。通过了浑噩的洪荒之境,他立定决心遍历炼狱,与混沌交战,而且担当一切罪孽,这就是本书的主旨。在追寻的过程中,哈拉历经一个似梦、似幻、似真的诡异奇境,他经历了无数虚幻的世界魔
幻的剧场,最后终于肯定:在这外在世界的表象之内,其实隐藏着无限的庄严、不朽与神圣;超越一切外在事物的野性与混乱,便是一个超然而永恒的世界。
对于我这个活得认真的人来说,追究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个两难问题。只是活着不去过问意义,生活不免流于表面和空虚;而纠结于意义又限于痛苦,而且似乎是徒然浪费精力而无解,生命的意义是个不能深究的命题。一直被身边的朋友说,干吗想这么多,自找麻烦。可是,我就是这样的人,...
评分 评分这本书当时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主题和思想上给我的震撼是短短一篇文章无法说尽的,我在这里只是简单粗浅的谈一下这部书在历史上的伟大之处,主要是自己的一点见解,欢迎批评指正。 正如题目所说,我认为这是一部承上启下之作。 这本书成书于一战之后,二战之前,时间上很容易...
评分面对黑塞,我感到自己浑身赤裸,难得的是在饱受凝视的不安过后,他还能够给你一条毯子藉以包裹自己。
评分也许我读这本书有点儿超龄了。这本书中的黑塞更像是思想家而非作家。更喜欢通过人物细节自行得出感受,而不是作者利用人物来强调观点。
评分也许我读这本书有点儿超龄了。这本书中的黑塞更像是思想家而非作家。更喜欢通过人物细节自行得出感受,而不是作者利用人物来强调观点。
评分不是救赎,不是重生,不是升华,不是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不是拥有了淡定的心境,不是获得了包容的态度,不是达成了与世界的和解,而是直面自己的痛苦,撕扯自己的劣根,厌恶自己的清高,看到自己的懦弱,为自己搭筑死刑台却不斩首,认清了自己的无能却无能为力。书中书论荒原狼一篇高深、晦涩,却让人惊叹于黑塞的种种刨析,毫无疑问一定是在讲述自身。而后则是强行说明式地灌输我愤世嫉俗自命不凡现实落差痛苦万分以及这类书都有的傻乎乎的故事。直到舞会开始,荒原狼先生开始因他看不起而被压抑着的纵情狂欢,文字瑰丽,现实与幻象强势对接,进入地狱的魔剧场正面迎接荒原狼,走向又变得匪夷所思,不知道能否用好坏的二元对立来简明描绘人物转变或作者观点,但是一切似乎没有变好,也无法更坏。还有一句话,实在不敢说。
评分并不易读,也难以描述读后,但黑塞总予人以深深的回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