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发表于2025-02-05
在轮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轮下》,黑塞的自传体小说。两天时间读下来,重新体会到已经被时光刷白了的淡淡的悲伤。也许是大众化的悲伤。只要经历过黑色七月(如今是黑色六月了吧)的人们,或多或少都能从小说中窥见自己的影子,无奈,疲惫,迷惘,还有苍白的侥幸。 最初接触黑塞,是《玻璃球游戏》。...
评分没想过经过翻译后,整篇的文字还是那么流畅简洁,富有穿透力,故事中所有对于童年乡村的描写在穿越如许的时空之后仍然能深深触动内心深处的隐秘角落。 汉斯的故事在一片优美的乡村展开,在经历痛苦的邦试之后,整个假期清闲自得的生活给这个故事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或者说这...
评分没有灵魂的奋斗,野蛮的虚荣心(发展于父亲,学校)给了汉斯一个奋斗的目标,给了他一个价值体系,他的追求,他的骄傲,全部发展于此,当遭遇强烈冲击(赫尔曼)时,显得不堪一击,迷茫而脆弱,当面对考验时,毫无准备,失去平衡,虚荣心和功利心只能在物质世界疯狂运作时,如吗啡般给人麻醉,而当...
评分《反追逐的<在轮下>----张寻一笔记0001》 20110723 我还是想说,有些书在不同的年纪看的话,感受差别我是能想见的。大致因为那些书尚追逐,追逐一个英雄或美人的梦幻,追逐愉快和玄奇,追逐方法,追逐宏大叙事和不同时间跨度内的道理,等。 若是实在的...
评分1906年,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出版了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在轮下》,时年29岁。此后,他历经儿子早逝、爱人罹患精神病、离婚、2次再婚、弟弟自杀、纳粹统治时代,并在这50多年中出版了多部小说和散文,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后于1962年以超过歌德的85岁高龄卒于睡梦中...
图书标签: 赫尔曼·黑塞 小说 黑塞 德国文学 德国 外国文学 文学 经典
《在轮下》是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当代德国文学界得奖最多的抒情诗人黑塞的杰作。黑塞运用淳朴与含蓄的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主角汉斯·吉本拉德少年时期的生活、青春期的迷惑、神学校的教育与家庭背景。这是黑塞亲身血泪的经历,也正是黑塞自己的画像。书中充满着田园乡土的气味,对于心灵的危机与归宿的寻求有着传神纤细的刻画。
这是一位孤独的流浪者所奏出的优美的人生之歌。是一部以描写学生的悲剧,刻画青春期陷于迷惑的新文学作品。此书问世后,一时洛阳纸贵,迄今仍为文学名著中的畅销书。
就该在看完玻璃球游戏之后看,知道老黑塞当年也有暗暗讲别人坏话和几许不可告人的小心思,心里简直暗爽,好像他整个人都有血肉了,不再是那个凡事正确到失去真实的人。
评分小汉斯让我想到了我第一次从乡村去城市考试的紧张与战栗,考砸后的痛苦与自责,自我完美形象的破碎,一位通过州试的铜匠,在艾玛离去的痛苦中离开,或许本身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评分德国版伤仲永。黑塞把自己的故事当成寓言来写,然而功利的学习和教育依旧未变…虽然如今匠人精神已成为学习的典范,但在人的心底,工匠还总是和粗野、教育水平不高相联系,汉斯从知识分子的神坛上滚落至工匠群体,相对于神学院枯燥乏味的学习,工匠们亲手打造物件、直爽痛快的娱乐让他既感到幸福,又感到堕落,他的死,正是这种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评分汉斯和海纳尔,两个诗人的不同结局。以死来结束这不断地自我异化的苦痛还真是自古不变的浪漫。海纳尔是友人,是恋人,但却不是领路人,鸟儿没能破壳。而《德米安》提出了"寻找自我,审视内心"的解决方案。少年爱太美了……
评分他(赫尔曼)「唤醒」了自己(汉斯)。
在轮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