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本序
自序——談詩的研究途徑
詩歌考據趣例?
一、“翡翠衾寒”不如“舊枕故衾”
二、李嶠詩“冠絕當時”的原因
三、“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井欄嗎
1.臥榻的床
2.客廳的床
3.四腳可摺迭掛在壁上的椅子叫鬍床
四、“江楓”是指“江橋與楓橋”嗎
五、昔人已乘白雲去
六、美麗故事掩飾下的僞詩
七、仙佛鬼怪光彩下的僞詩
詩歌校勘法
(壹)校勘詩歌應具的學識
一、對於各種字體的變化,及刻本寫本中的習慣,要有所認識
二、對於古書中衍、脫、訛、倒的常有規律,要有所認識,並能
靈活地探索齣訛誤的由來
三、對於詩的格律句例,以及古今詩人的作品,須有廣博的認識
四、對於詩集版本的選擇、僞詩的鑒彆,要有精湛的認識
(貳)校勘詩歌常用的方法
一、據古本校
二、據輔本校
三、據選本校
四、據相關書校
五、據類書校
六、據詩話校
七、據注文校
八、據本人其他詩校
九、據本人其他文校
十、據友朋唱和詩校
十一、據同時詩人詩校
十二、據因襲前人詩校
十三、據後人因襲詩校
十四、據地理校
十五、據時事校
十六、據製度名物校
十七、據物性校
十八、據當時語匯校
十九、據作者文例校
廿、據全詩文義校
廿一、據詩題校
廿二、據前後照應校
廿三、據句法章法校
廿四、據基本聲律校
廿五、據對偶校
廿六、據拗救校
廿七、據同押一韻校
廿八、據轉韻不轉韻校
廿九、據上去通押校
卅、據犯重字校
卅一、據上尾校
詩歌箋注法
(壹)箋注的通則
一、引徵古書必載明見於某書某篇,又須親自翻檢原書,不能轉相據引,方足憑信
二、引證齣典,須推明原始來曆,以原始齣典為主,其他有參考價值者,可以附於其後,若有典故活用,與原始用意不同,亦當先注明原始來曆,再加說明
三、引徵典故數據甚多者,須簡括斷製,選擇其最切詩旨者,煩瑣矜博,反見其泛濫無歸
四、欲求徵典切閤詩旨,則箋注須以全詩文義為裁斷五、箋注時欲以全詩文義為裁斷,每須顧及詩中所指的人物
六、箋注時欲以全詩文義為裁斷,又每須顧及詩中所指的地域
七、箋注時欲以全詩文義為裁斷,又每須顧及詩中所指的年月
八、綜閤詩中人物、地域、年月三者,循年貫聯,配閤史傳碑記,撰成年譜,而將作品分彆係年,極有助於箋注,前人嘗謂“年譜乃箋釋之根乾”,洵經驗之談
(貳)箋注的體例
一、過簡者可省略不注,不詳者可闕疑不注,何者注,何者不注,應有標準
二、一書之中,箋注已見於前者,則雲見前某首注,全書體例應予一緻,若一典屢用,須再注復齣者,或因賓主不同,須求互見;或因用法不一,須明歧義,故一注復齣,必有其故
三、箋注之方式,有於篇末先提總綱、次釋句義者,有注於句下、解於篇末者,近人則多用摘字編號注法,注後再列箋,尋檢較為便捷
四、注詩與評詩不同,評詩可以與作者為敵,箋注則須尊題;評詩乃自齣心裁,箋注則須言之有據。評詩可選擇某一部分,箋注則務求完整
(叁)箋注的方法
一、先考查詩內的文句為依據,這依據最為堅強,應列首要
二、本詩內的文句不夠佐證時,可考查本人其他的詩或文,作為佐證
三、本人其他的詩文不夠佐證時,可考察友朋同詠或贈答的詩,
作為佐證
四、友朋唱和贈答的詩不夠佐證時,可考查友朋其他的詩,作為
佐證
五、友朋的詩不夠佐證時,可考查同時詩人的詩,作為佐證
六、同時詩人的詩不夠佐證時,可考查當時的曆史,作為佐證
七、當時正史不夠佐證時,可考諸序跋詩話碑誌,作為佐證
(肆)箋注的禁忌
一、引後人詩證前人詩是箋注的禁忌
二、箋注時亦不得引後代書作為前人詩之齣典
三、箋注者不得僞撰史實,添改古文,麯成一傢私說,以緻顛倒
事實
四、箋注者不得割裂字詞,但解單詞隻字,若不玩上下文理,
往往失全句意旨
五、箋注者不得強釋文義,至於改字易句,若非校勘有據,乃是大忌
六、箋注者不得穿鑿附會,於比興一類,若非證據明確,最宜審慎
七、箋注者不得繁稱遠引,務博矜奇,若非典實相關,不必枉牽
八、箋注者不得紛雜是非,並存抵牾,若非義可互參,毋須兼載
九、箋注者不得全部依賴辭書,否則不免失之疏陋。但憑翻檢辭書,未必能求得原始齣典,未必能檢齣全首大意
(伍)箋注應具的學識根柢
一、箋注詩須具備校勘學的知識
二、箋注詩須具備版本學的知識
三、箋注詩須具備辨僞學的知識
四、箋注詩須具備訓詁學的知識
五、箋注詩須具備有關創作詩的各種知識
六、箋注詩須具備運用工具書的知識
詩歌辨僞法
(壹)僞詩的種類及成因
一、作者或僞
1.後人誤輯
2.後人誤題
3.嫁名於人
4.淺人依托
5.重刻改名
6.同名湊閤
7.乩壇妄作
二、詩集或僞
1.依托之作
2.兩集互亂
3.重刻竄改
4.掇拾成書
5.攘竊成書
6.刪補成書
7.編選或僞
8.評注或僞
9.序跋或僞
三、詩篇或僞
1.後人擬作
2.後人冒作
3.酬唱誤並
4.改易復齣
5.並閤成篇
6.割裂成篇
四、句字或僞
1.抄刻妄增
2.抄刻妄刪
3.抄刻妄改
4.抄刻倒乙
5.抄刻字誤
(貳)僞詩鑒彆法
一、考諸本集善本
1.本集可據
2.兩集兼收
3.古本參定
4.補遺可疑
二、考諸他書徵引
1.選本可據
2.諸書引詩
3.酬唱旁證
三、考諸時代先後
1.事不及見
2.襲後人書
3.習尚可證
4.流傳可證
四、考諸進化曆程
1.進化失序
2.古不仿今
3.擬古不類
五、考諸文字體裁
1.韻部不閤
2.麯調不閤
3.聲律不閤
4.用字不閤
5.體裁不閤
六、考諸事跡製度
1.年代不閤
2.地理不閤
3.事跡不閤
4.官名不閤
5.稱呼不閤
6.諱字不閤
七、考諸思想風格
1.學養不閤
2.風格不閤
3.思想不閤
八、考諸目錄序跋
1.目錄可證
2.版本可證
3.序跋可證
4.夾注可證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