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癫与文明

疯癫与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法国思想家。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去世。

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出品人:
页数:277
译者:刘北成
出版时间:2012-9-1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1494
丛书系列:学术前沿
图书标签:
  • 福柯 
  • 哲学 
  • 社会学 
  • 米歇尔·福柯 
  • 心理学 
  • 精神分析 
  • 法国 
  • 学术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段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做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做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他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何尔德林患精神病三十六年,这个黑格尔最好的朋友患病后被黑格尔所抛弃,原因很简单,他是主张理性至上的,一个丧失了理性的人,在他看来,等于死亡。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由此可见一斑。 《疯颠与文明》给我打开了这样一扇窗:我们所知道的文明史不过是一场理性对非理性的胜利...  

评分

劉北成和楊遠嬰老師譯的很漂亮。我在看的時候時時想起媽媽。小時候看過一篇小說,講一個獨居的老人,日復一日的孤單和曠日持久的無聊。他想在生活中給自己找點新鮮。于是,他把自己房間里所有的東西的名稱都改了。他把茶杯叫皮鞋,把桌子叫地毯,把臺燈叫雞,把雞叫襪子。...  

评分

评分

请参见http://art.ifeng.com/2015/0821/2483137.shtml 很有意思 转给大家瞅瞅~ 包括folly 戈雅 丢勒 博斯 还有细节图 我其实就是在凑字数而已 P9 福柯认为,虽然麻风病人被排斥,但他们的存在是对上帝的一个可靠证明,因为这是上帝愤怒和恩宠的一个表征。”在勃鲁盖尔(Bru...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福柯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成名作,刚翻了翻。福柯能且只能关注西方文明,他不知孔夫子说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不知李太白说过我本楚狂人!不知唐伯虎说过别人笑我太疯癫!不知孙膑,不知竹林七贤,不知徐渭...而福柯自己死于艾滋,也够疯癫的了~

评分

福柯认为在非理性的话语层面上,疯癫是谬误,是语言和意象的双重虚幻,是谵妄。在这本书同时代的《景观社会》(1967年)中,德波这样写到:“219:景观通过碾碎被世界在场和不在场困扰的自我,抹煞了自我和世界的界限;通过抑制由表象组织所坚持的、在谎言的真实出场笼罩之下的所有直接的经验事实,抹煞了真与假的界限。消极接受日常现实异化的个体,通过求助于魔术般的技术,被推向了反应这一命运的一种疯狂。”难怪汪丁丁老师说,从来都没有疯癫的个人,只有疯癫的社会制度。

评分

福柯在第一章愚人船中提到的一些中世纪早期画作可以参考:http://www.douban.com/note/330895965/

评分

翻译让人有点难读……但思想真的很棒了。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评分

还好我不是古代疯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