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法国思想家。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去世。
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段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做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做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他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扉页上,福柯创作这篇作品也就是他的博士论文是在一九六四年左右,在当时几经修改出现了缩写本,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并且广受好评。要了解福柯的思想或者做一个全面的概括的提升是不可能的,这本书我看过两遍,看完仍旧在很多地方都认识的模...
评分 评分疯癫与文明【法】米歇尔福柯 “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帕斯卡 四种疯癫:浪漫化的疯癫;狂妄自大的疯癫;正义惩罚的疯癫;绝望情欲的疯癫(P24-26) 在堕落之前,傲慢是人类犯下的罪孽。自堕落之后,游手好闲是人类傲慢的最极端...
读福柯的第一本书。似乎与期待的不一样,也并不好读。将疯癫的发展历程,从被隔离、到禁闭、再到精神病医院。是用历史的方法在写哲学。
评分恋与制作人9.5许夫人们发来贺电
评分福柯的这部成名作的内容用汪丁丁老师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从来就没有疯癫的个人,只有疯癫的社会制度”。一部现代文明的发展史,就是非理性在理性面前节节败退,最终被视为异端和病魇的历史。福柯的文字和思想才华在这本书里展露无余。
评分动摇历史之客观性标准,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真的能够反抗传统史学么?愚人船:航行使人面对不确定的命运,净化身份;疯癫是人身上的晦暗的水质的表征【p15】;疯癫与死亡:疯癫是已经到场的死亡【p17】;疯癫主题取代死亡主题意味着忧虑的内在转向;疯癫就是知识,愚人的智慧;自恋是疯癫的第一个症状;疯癫将错觉推至真理;禁闭是出于劳动而非治疗;懒散取代了其他恶习;禁闭是浸透宗教原则的治安秩序;疯癫同人与兽的关系对比很关键;语言和话语在疯癫中的核心地位;非理性与理性的关系正如眩惑与日光本身的关系一样【p105】,泾渭分明;忧郁症是阴湿、滞重,躁狂症是干热、躁动和松脆;疯人院使得疯癫变成了代表一种未成年地位,疯癫是幼稚状态;疯癫是与艺术的彻底决裂;尼采通过自己思想的崩溃使他的思想展现给现代世界。
评分完全不觉得艰涩难懂,反而充满了美丽的疯癫意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