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时,男,汉族。1931年12月生,广东兴宁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近代中国。已结集出版的著作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中国思想散论》、《路标与灵魂的拷问》、《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近代中国论衡》、《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大国之道》、《文化:中国与世界》、《昨天的中国》等。主编《现代与传统丛书》、《荒原学术文丛》、《牛虻文丛》等。
自称“历史在哪里扭曲,就要在哪里突破”,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稿》的后记:“如果我们不愿再做受谴责的一代,就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从百年的屈辱和挫折中充分汲取教益……学术与盲信势同冰炭。因此,我的信念是:我只把我看到的历史本来面目写在纸上。”。
《文化与中国转型》内容简介: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三纲五常是不是该全部丢掉?读经热、国学热是否值得提倡?我们是不是还需要继续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普世价值的关系如何?政治改革应该从哪里如何启动?医疗、养老、教育,这“新三座大山”该如何搬走?砸日系车事件,该如何看待?
就上述牵动亿万国人的问题,著名学者袁伟时将一一展开叙述。泼辣的语言,一针见血的见解,鞭辟入里的分析,袁老先生在嬉笑怒骂之间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转型的桎梏做了全面的探讨,令人深受启发。
不过,我很不明白现在国人的社会文化,以及自己身边的文化氛围,现在人的心理状态,或社会的心理状态,即将面临毕业,我们千千万万的大学生归宿哪,希望经济转型成功的同时,社会文化也要同步,大学教育也要同步,不要牺牲太多的大学生这一代。教育与社会最直接接触的就是大学...
评分常见网上有民国旧照片,在那样艰难的时世里,民国人的精神面貌却是干净的、挺拔的。日前去观看台湾一个大学的交流团的演出,感觉他们都有种知识人的儒雅,相较下来,当代国人的市井气、官僚气、功利心很重。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十年的文化颠覆断层吗?是因为改革开放西方思想...
评分最为有意思的是居然将不同的声音放在了最后一页。 因为不同观点,热评的文字被置于最后一位,这是豆瓣的自动置顶和置底规则? 刚发的帖子,被无端的放在在首页,居然都是5颗星。 太值得回味。 豆瓣,不说是自由的地方吗? 原帖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5674212/
评分中国几千年来的,无论是哪朝哪代,无论是战乱刚过的休养生息,还是明君圣主下的太平盛世,经济建设总是放在文化建设之后,只有这样,经济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浮躁 功利 暴力 虚伪等人性中负面的东西才会被压制,这样社会建设才会朝一个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不然就会...
评分此書竟然被推薦,意味著巨大的災難。 第一、中國近百年來的災難,完全是西洋的耶穌教的信仰世界和不成熟的哲學世界的結果。(注意:黑格爾、馬克思的路徑也屬於耶穌的信仰世界)。 第二、正是孔子推動了西洋擺脫信仰世界、進入了哲學世界,并推動向道義世界前進。 第三、只...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以及哪里不对,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草草收集汇编在一起的谈话录,本以为会有一些社会学视角、文化研究以及历史方面的方法论启发。随便看着玩玩了解一下是可以的,不够严谨。
评分很难想象袁伟时已经80+了。
评分袁伟时和周濂是属于熟睡人群里,最清醒的那几个
评分很难想象袁伟时已经80+了。
评分为了中特演讲而看,还是有点收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