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P.唐纳利,曾在约克大学和牛津大学攻读中世纪考古学博士学位。他不仅勤于治史,出版了多部历史著作,同时更热衷于史学传播的“大众化”,先后为《历史频道》《发现频道》、BBC等制作了近200个小时的历史档案类的电视节目。
丹尼尔·迪尔,一位有进取心的文化史学者,尤以历史叙事见长,他曾为多个出版社工作,编辑和撰写了关于中世纪家具、美国海盗等不少著作。他自1995年以来就一直与马克·P.唐纳利合作,两人不仅协同录制历史类电视节目,还合撰有《邻人相食》《伦敦塔的传说》和《中世纪庆典》等著作。《邻人相食》被美国众多大学指定为变态心理学必读书籍。
马克·P·唐纳利编著的《人类酷刑史(解密文明面具下的可怖人性)》讲述了:几千年以来,人类想出很多巧妙而残忍的方法来对同类施加痛苦。这一可悲但似乎普遍的特征腐蚀着人类所追求的文明。尽管我们如今似乎对酷刑深恶痛绝,但是3000多年以来,它一直是整个欧洲和远东的大部分法律的组成部分。
《人类酷刑史(解密文明面具下的可怖人性)》探究了对各种各样惩罚、酷刑、逼迫和折磨方式的有计划使用。它带领读者走进古罗马的竞技场、中世纪地牢、宗教裁判所、宗教审判大会、女巫审判和最糟糕的监狱。这是一次令人震惊和使人信服的研究,揭露了拷打者和刽子手可耻的手段和动机,以及古往今来他们所干的令人发指的勾当。
人这个物种,真的奇特。 要分高低贵贱,要有区别对待,虽然同为人,却得不到同样的待遇,有的人可以挥金如土,有的人却要忍气吞声,有的人看着别人血肉模糊,有的人自己忍受感官摧残。 宗教,政治,文化,无一例外的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不可泯灭的作用,没有他们的存在,社会也...
评分当权者都明白,酷刑作为一种榨取信息的手段根本行不通,几乎每个人都会为了免受更多的痛苦而选择承认要他们承认的任何事。 所以酷刑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是当权者为了稳定民心的残忍手段? 而事实是几乎所有的公开处刑都不会强制要求民众参与观赏但行刑现场的人总是比肩接踵,当...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难以轻松的书,马克·P·唐纳利讲了人类太多残忍的过去:我们的前辈们曾如此残忍,他们将折磨人变成了真正的艺术,而从死者的挣扎与痛苦中,他们得到了满足。 不错,绝大多数酷刑与暴君是息息相关的,但每次酷刑都会成为公众廉价的娱乐品,伦敦广场上处决犯人时,...
评分那些只会欺小凌弱的懦夫,一遇相抵的对手和些微的痛楚,总是第一个畏缩。——伯特兰·罗素 历史所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并不全是令人愉悦的。如作者所说: “不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 阅读过程中,血腥、恐怖的场面不时让我毛骨悚然,剥皮…烹刑…火刑...
评分全书也许仅仅是猎奇内容的合辑,然而作者在尾声的反思才真正发人深省。力荐!
评分完全为了猎奇而看的,开始的时候阅读兴致不错,越到后来就越麻木了。
评分以欧洲宗教酷刑为主,写得比较凌乱。
评分虽然排篇布局略微有一点散乱,据说还有讹误,但很多材料大大丰富或说还原了某些历史人物和国家地区的真实形象中不常为人道的那些部分。最后的议论纵横铿锵,掷地有声。对于读多了以西欧为核心的各种文明历史的人们,这本书怕是必须读上一读。
评分so so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