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壇地位隆重、「當代最優秀的散文體作傢」。小說《照著做》(Play It As It Lays)不但入選《時代》雜誌百大英文小說,更曾改拍電影。她的作品型態豐富,涵括小說、散文、文化評論與電影劇本,甚至她所撰寫關於舊金山的報導,亦成為城市文學的經典之作。她的寫作風格:「慣用獨特的角度審視人生,以簡約細膩的筆法刻劃人物,她敘述故事時從不钜細靡遺,忸捏作態,而是乾淨俐落、突齣關鍵細節、斷裂文句,在字裡行間留齣一片片空白,留給讀者遐想的空間,迴味的餘地。」
蒂蒂安的丈夫約翰.鄧恩(John Dunne),也是著名作傢,兩人曾閤作編寫過無數電影劇本,包括改編自鄧恩小說並由羅勃杜瓦與勞勃狄尼洛主演的《真實告白》(True Confession),以及勞勃瑞福與蜜雪兒菲佛主演的《因為你愛過我》(Up Close and Personal)。鄧恩與蒂蒂安不僅是生命愛侶、工作夥伴,更是思想與心靈上的知己。
2003年末,蒂蒂安的丈夫猝死,她在2004年12月寫完此書,而獨生女隨後在2005年8月過世,蒂蒂安一夕之間從美貌的文藝偶像成為孤獨的七十老婦,長達一年多陷入哀慟與奇想之中,直到2005年末纔齣版迴憶錄《奇想之年》,敘述她對於生命、死亡、愛情與親情的睏惑與思考。此書齣版後,立即躍上各大排行榜暢銷書,受書評傢推崇為「傷慟文學的經典之作」,並囊括2005年美國國傢圖書獎等各大獎項,為她撰寫書評者包括榮獲三屆桂冠詩人的平斯基(Robert Pinsky)。
2005年美國國傢圖書獎的非小說類獎得獎作品
2005年《時代雜誌》十大好書
2005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2005年亞馬遜十大好書、編輯選書第一名
本書受書評傢推崇為「傷慟文學的經典之作」,是當代深受敬重的小說與散文作傢瓊.蒂蒂安垂暮之年的真情告白,不但囊括2005年各大獎,更躍登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2003年聖誕節期間,蒂蒂安的獨生女因不明原因陷入昏迷,幾天後,她的丈夫心臟病猝發死亡。她看似堅強冷靜地安排後事,其實內心已陷入狂亂的異想世界……
《奇想之年》除瞭哀傷動人的迴憶外,還有許多對於生命的思考,「關於死,關於疾病,關於死亡的機率和運氣,關於幸與不幸,關於婚姻、孩子和記憶,關於悲傷,關於人們願意或不願意麵對死亡……」完全顛覆瞭固有觀念。
發表於2025-02-25
奇想之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生老病死,人之常態。生命的循環,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漸看淡,但又愈加不捨。新生命的誕生令人欣喜,而舊生命的離去卻讓人傷心。舊生命隻是相對新生命而言,舊,可能是因為來到這世間有些許光陰瞭,生命無常,舊生命不一定是老人,有的可能恰是前一時你還覺著他/她健壯得讓你沒...
評分【人生在一刹那間改變】 【那一刹那稀鬆平常】 2013年5月24日上午,我在教室上計量經濟學課,老頭兒在講颱上拿著粉筆講得正起勁,颱下有一半的學生已經主動放棄。老頭兒中氣十足的聲音,老電風扇嗡嗡的轉動聲,背後室友小聲的說話聲……所有聲音糾纏到一起,像一團解不開的耳機...
評分“原來在悲傷開始之前,我們沒有人會知道它是怎麼樣的。” 我們還在生命的途中,卻要麵對死亡。瓊·狄迪恩的這本悼亡之作,在美國本土剛齣版就得到一片贊譽,與中國傳統的悼亡詩文不同的是,作者並非在抒情和懷念中過度地拔高瞭哀悼對象的崇高性,而是選擇瞭更為精緻和奇特的寫...
評分“原來在悲傷開始之前,我們沒有人會知道它是怎麼樣的。” 我們還在生命的途中,卻要麵對死亡。瓊·狄迪恩的這本悼亡之作,在美國本土剛齣版就得到一片贊譽,與中國傳統的悼亡詩文不同的是,作者並非在抒情和懷念中過度地拔高瞭哀悼對象的崇高性,而是選擇瞭更為精緻和奇特的寫...
評分她失去瞭摯愛一生的丈夫。 她有力的哀慟。卻沒有誇張。沒有虛飾。沒有。 而這幾日猛然發現,起碼我所接觸到的圈子裏包括自己,都曾一度或仍然容易誇大情緒。那種"虛假的甜蜜的想像"。用瞭大量的形容詞來描繪榮耀,獲得,愛情,和失去。 我仔細的閱讀八月...
圖書標籤: 美國 小說 死亡 外國文學 Joan_Didion 散文 美國 生死
在那個不可預知的打擊來臨之前
評分斷斷續續讀完期間也告別一位朋友 所以沒辦法給他幾顆星評斷。 生死本無固有觀念吧 有些東西是在重要的人死去纔能看見 沒有人會說那是一種至福 但如果學到一種看待生命的靜定 或是反之體會到一種狂暴、昏沉與毀壞 就都當作是對未來絕望的願景好瞭 你知道嗎 人們喜歡讓自己無知 或者左耳進右耳齣 以方便不斷學習 藉此享受空虛的智慧 那就是我們要的
評分麵對死亡,除瞭放手,我們別無選擇
評分簡體快齣版吧 【09-4-25】 看完瞭簡體,是李繼宏翻譯的
評分斷斷續續讀完期間也告別一位朋友 所以沒辦法給他幾顆星評斷。 生死本無固有觀念吧 有些東西是在重要的人死去纔能看見 沒有人會說那是一種至福 但如果學到一種看待生命的靜定 或是反之體會到一種狂暴、昏沉與毀壞 就都當作是對未來絕望的願景好瞭 你知道嗎 人們喜歡讓自己無知 或者左耳進右耳齣 以方便不斷學習 藉此享受空虛的智慧 那就是我們要的
奇想之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