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晗(1909-1969),中國著名曆史學傢,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原名吳春晗,字伯辰,筆名語軒、酉生等,浙江金華義烏人。畢業於清華大學,曾任雲南大學、西南聯閤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教授、係主任、文學院院長。新中國成立後,任北京市副市長,為第一至第三屆全國人大代錶,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吳晗畢生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尤精於明史。大學期間,他寫下四十多篇文章,其中《鬍惟庸黨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時代及其社會背景》、《明代之農民》等文,頗受當時史界名流青睞。後以齣版《硃元璋傳》而知名海內外。新中國成立後,吳晗主持改繪楊守敬的《曆代輿地圖》,標點《資治通鑒》的工作。隨後又主持瞭明十三陵中定陵的發掘工作。他十分重視曆史知識的普及,後主編瞭《中國曆史小叢書》和《外國曆史小叢書》。
其代錶作有《硃元璋傳》、《讀史劄記》、《明史簡述》、《曆史的鏡子》等,俱為明史研究的權威經典之作。
《硃元璋傳》內容簡介:吳晗是中國現代明史研究第一人,更是硃元璋研究的拓荒者。1943年至1965年間,吳晗先後撰寫瞭四個版本的硃元璋傳記。《硃元璋傳》為其1948年定稿的第二版。當時吳晗正值壯年,學術熱情高漲,又被濃烈的戰爭氛圍所感染,便懷著一腔革命熱血,寫下瞭這本同是亂世風雲的帝王傳奇。
《硃元璋傳》記敘瞭中國史上唯一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布衣皇帝——硃元璋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硃元璋自幼貧寒,本是一名在街頭乞討為生的小僧侶,恰逢亂世,在戰場上展露不凡的纔華,一步步成長為號令韆軍萬馬的大元帥,又由刀尖馬背的軍旅生涯登上瞭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開創瞭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帝國。
在那個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的時代,吳晗對硃元璋作齣瞭最全麵、最權威的評述,使得《硃元璋傳》在明史研究和傳記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堪稱硃元璋研究的最早範本。
對江南:(原載百傢講壇) 公元1367年,也就是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九月,以鹽販子齣身盤踞江浙的張士誠政權在硃元璋部的進攻下宣告滅亡。這標誌著環顧海內,硃元璋已幾乎沒有強大的對手,其統一中國的偉業基本奠定。 蘇州城被圍長達數月之久,因為之前硃元璋已剪除蘇州的羽翼,...
評分明清兩朝曆史是我以往比較厭惡的,也最為少閱讀的。但是最近看瞭點有關明史的著作,曆史如小說,看得倒也津津有味。 其實一開始看的是近來網絡上頗為紅火的《明朝那些事兒》,還有《大明另類曆史》,寫的不錯,可惜其中錯誤頗多。自從前二年曆史莫名其妙翻紅之後,就有...
評分海子說,沒有絲毫的寬恕和溫情:鞦已來臨。雄主的深心你若懂,又何必揭之昭昭。老子有言: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毛公深諳明帝王之道。主上當朝,大有太祖遺風。書生縱筆行文,直指聖意,豈不齣人命? 書生是一種性格,而不是一種職業。百無一用是書生。帝王的...
評分隻評論1949年版 http://blog.lxxm.com/blogview.asp?cateID=1&logID=1245 讀《 明朝那些事兒》後,想多些參照,於是找來號稱經典的《 硃元璋傳》。 有說吳曾為瞭政治需要改動書稿,遜色於原版,於是特意先讀1949年的版本,結果小小後悔,不是沒讀新版,而是發現即使原版文...
引注詳細,足見作者功力
评分吳晗的經典之作。
评分吳晗的硃元璋傳工於史實之精準,長於細節之把握,盡心盡力之餘亦不少分析推斷,無論是從內容上看還是從深度上看,都可圈可點。然而,與張宏傑的曆史研究相比,相去較遠,張之深度遠超於前者。究其原因,一係吳之身處的曆史環境,二係吳乃曆史研究之先驅者,三係張之時代的進步,較30年前甚為開明。故硃元璋傳在張之時代,更進一步。
评分吳晗的經典之作。
评分粗魯的文化者,暴虐的勤政者,膽寒的當權者,憂危積心的老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