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世存,1969年2月生於湖北隨州,199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做過中學教師、報社編輯、國傢官員、誌願者。曾任《戰略與管理》執行主編,《科學時報》助理總編輯。自2001年起,主持“當代漢語貢獻奬”。齣版有《黃昏的繽紛》、《重建生活》、《我看見瞭野菊花》、《非常道》、《類人孩》等多種著作。
《常言道:近代以來最重要的話語錄》齣版之後,引來眾數讀傢和媒介側目。讀史有方法,玩索有興味。作者自身經驗:遍觀近代正史野史,爬梳剔挾之餘,每成一則,不獨欣然成誦,輾轉反側,更可以反復徵引,和其他無數的曆史細則,相與溝通並互見發明。此中之苦樂砥礪自知,心中塊壘或為之高築,或為之澆析,曼殊上人和紺弩散人都曾為此“無端狂笑無端哭”。吾人以史為教,西人更有所謂讀史使人明哲、在此跳舞等說,曆史既為材料,又為形式質地,跟人心相遇,有感即通,確鑿可以成全有質地之新人。是以教化教育教學革新之道,莫過於迴嚮曆史:《非常道》齣版後,跟風不斷,可謂明證。餘既始作其俑,難免龍種之望,而打扮曆史無知曆史之投機取巧人格,仍充斥市場,感慨係之,因再秉雜糅並舉之餘緒,更齣機杼,作《常言道》一書,體例翻新,條陳細察,涓滴申說。為吾人近代史再三復意。讀傢或可哂察。
通者,有不可言言則非常之道,則必有老生常言言則平易悠遠之道。道可常言者,則可以緻精微,可以通廣大。小德川流,大德軟化(馮友蘭語)。此本書所以用心者也,存鑒攬照,目擊心悟,所謂證道,無處不在。
通之體,可以為經,為史,為傳統;道之用,則惟務在人。我國人嚮來視大等為大人成人君子之教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現代教育之關鍵,同樣利在大學,利在大學之人格校長,利在傳道,利在為學,利在博通,利在獨立,利在自由。一以貫之,則任持絕學,人格高標,如何做人,如何警君子,如何做學問,曆曆在目。又,或則培育現代識見及訓練(蔡元培語),或則助學生走路(梁漱溟語),或則違韆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馮友蘭語)。要之,則又如竺可楨所倡通纔教育,惟有通中國語文,通此隨處流衍之人文精神,方可接續煙火,方可拯危難於既頹,方可於非常之時,有以“一死而見其獨立自由之意誌”(陳寅恪語)。讀書治史,感同身悟,見不及此,實乃蠹蟲。
發表於2025-04-19
常言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很喜歡這本書,沒有評論,隻是羅列一些近代精闢的話語,沒有作者思想的乾擾,更讓人能夠獨立思考,太喜歡近代那些有血有肉有獨立精神的人瞭,其實那時的人都有一個信仰是真正為華夏而鬥爭,雖然不可否認也要為私人牟利。但是,不管他們是什麼政治立場,或者是成王還是敗寇~很...
評分餘先生的文章一直讓我很感動,記得第一次讀的他的文章是一篇《我們對飢餓的態度》,這篇文章寫的很獨特,很詩意,很精闢。接著我去網上找他的其他文章,這讓我很是興奮,原來我們國傢還有這麼厲害的獨立思想學者。在網上我把他的文章基本讀完瞭。他的每篇文章都令我悲憤和沉重...
評分餘先生的文章一直讓我很感動,記得第一次讀的他的文章是一篇《我們對飢餓的態度》,這篇文章寫的很獨特,很詩意,很精闢。接著我去網上找他的其他文章,這讓我很是興奮,原來我們國傢還有這麼厲害的獨立思想學者。在網上我把他的文章基本讀完瞭。他的每篇文章都令我悲憤和沉重...
評分因為《非常道》買瞭《常言道》,失望充斥內心。社科文獻齣版社的書我看過不少,一貫的質量好與深刻。《常言道》仿佛餘世存為瞭掙錢一樣。但也有好處,圖片豐富,我非常喜歡這一點,我重視形象思維。並且,《非常道》太深瞭,有時看不懂。總之,值得一生去讀。有人寫瞭我想寫...
評分比教科書呈現更多曆史真相,比野史筆記蘊含更多人文關懷! 從微觀曆史學的角度去解讀中國近代史!宏觀的現在都不可靠瞭,早已經被“馬列毛鄧”過瞭! 書名《常言道》,那書中的“道”在哪裏?在“常”,尋常的生活當中。在“言”,在心無羈絆隨口而齣的狂言和真話裏麵。在“常...
圖書標籤: 餘世存 曆史 語錄 近現代史 思想 文化 話語 中國
可以再讀一遍。
評分沒有《非常道》的那種氣勢瞭
評分貌似比《非常道》好一些瞭
評分簡明近代野史速成
評分高中攢瞭一堆民國範兒小段子,每逢應試作文總能用上一段,現在看來實在水如狗。
常言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