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樂偉·韓森,女,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漢學傢。齣版過著作《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1127—1276》(有浙江人民齣版社1999年版)、《傳統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談判》等。
本書是一部視角新穎的中國古代史之作,係統介紹瞭從上古至公元1600年的中國曆史。作者依據近年來令人目眩的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新成果,重構瞭中國古代史研究的框架,認為傳統中國並非孤立、僵化的,而是開放和生機勃勃的。除展示跌宕起伏的政治興衰畫捲和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麵外,作者還結閤其研究領域,重視民族、民間信仰和婦女問題,對中國古代社會的日常生活娓娓道來,讀者在其中可以看到來自各個階層的人的身影,從達官貴人到販夫走卒,從碩學鴻儒到市井婦孺等等。另外,古代中國社會所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也是本書關注的重點之一。 本書作者著重使用考古資料以及文學。藝術等方麵的史料,改變傳統關於中國曆史以政治為主綫。以王朝循環為結構的固定模式,對中國曆史尤其是被傳統敘述方式所忽略的社會生活、民間社會、世俗信仰以及與中外交通等方麵作瞭細緻的描述,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構建中國,敘述有確切文字--甲骨文以來至漢代的曆史;第二部分:麵嚮西方,敘述三國至唐代的曆史;第三部分:麵嚮北方,敘述宋至明的曆史。書中引用瞭大量考古和繪畫、雕塑等藝術資料,使得敘述更為形象,也增添瞭閱讀的趣味。
傳統的中國史研究,基本上都帶有“中國式”的傲慢,就連大傢陳寅恪也不能屏蔽他的民族主義思想。如今的中國史研究,流行突破“中國視野”,把它納入東亞史→亞洲史→世界史的範疇。特別是在讀西方學者的中國通史類著作時,這種感覺尤其明顯。 韓森教授的這本書嚴格意義上說並不...
評分先曬一下書的本體和藉書小票 這本書是我所在的大學中國古代史的教科書,閑來無事從圖書館藉來讀瞭讀,一個是看看外國人如何看中國的曆史,再有也練習下英語閱讀能力。 全書一共3個part:中國的形成(商-漢)、麵嚮西方(漢末-唐)、麵嚮北方(五代-清)目前隻讀完瞭前兩個part...
評分本書是該書外文版第一版的譯者修訂版本,內容較之前的中文版有瞭極大的提高和改進。作者芮樂偉·韓森(Valerie Hansen)是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漢學傢,講授中國古代史已有二十多年。她的這本書也是耶魯大學中文係的曆史教材之一。 本書是一部視角新穎的...
評分書中關於中國在公元1600年前的曆史的劃分很有意思。 公元1600年是很多海外漢學傢非常注重的年份,許多人將古代中國與近代中國的分野劃在這一年。1601年,利馬竇正式進入北京,中西有瞭麵對麵的接觸。 芮樂偉·韓森將這一年之前的中國曆史劃分為三個時期: 公元前1200年到200年...
評分公元1600年,明萬曆二十七年。 這年,在中國南方滯留近二十年的意大利人利瑪竇終於濛準進京,並於次年到達他夢想半生的北京——據說,因由亦屬巧閤:因為皇帝偶然念及自鳴鍾。 傳教士利瑪竇以及他的歐洲後續者,始終以為他們的遭遇從古如此,從此,關於中國的敘...
雜亂無章
评分非傳統來自於不懂傳統。
评分帝國不隻是開放的,內閉性的一麵也不能忘啊!
评分[PKU/E2-1]
评分針對美國學生寫的中國古代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