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意的邊界

公意的邊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NSD)

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NSD)是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基礎上組建的一個科研教學機構,以綜閤性社會科學研究為主,力圖通過這一個開放的、跨學科的、多專業視角的平颱,完成更高水平的綜閤性知識集結。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 編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342
译者:
出版時間:2013-5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13251
叢書系列:"人文與社會"跨學科係列講座
圖書標籤:
  • 政治學 
  • 公意的邊界 
  • 政治哲學 
  • 中國社會基本問題 
  • *世紀文景* 
  • 哲學 
  • 北京大學 
  • 社會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12篇犀利講演 12個前沿話題

陳嘉映 劉東 魏寶社 王焱 景躍進 翟學偉

夏中義 周濂 馮剋利 張靜 劉力紅 施俊琦

共同探討中國社會基本問題 理性反思公意的邊界與底綫

—————————————————————————————————————

盧梭的“公意”理論與中國近現代的激進思潮有何淵源?現代政治生活中如何厘清公意與私意的界限,以確保正義,提升個人幸福感?本書囊括12位國內知名學者的犀利講演,他們將自身最關注的“中國社會基本問題”化作最生動平實的語言與讀者分享,並重點反思公意的邊界與底綫。講演主題還涉及基礎性的哲學探求以及當下熱議的通識教育、社會思潮等問題,極具現實話題性和學科前沿性,既能拓寬視野,又能普及知識。

—————————————————————————————————————

汪丁丁作序導讀

《公意的邊界》這一組文稿更關注中國政治問題。此外,與人生問題密切相關的,是知識整閤方式、通識教育、身心修養。民主政治其實是這樣一個演化過程:人民的知識、修養、和偏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包容和支持更高水平的文明並反過來獲得未來演化的方嚮感。由於既有正麵的也有負麵的案例,民主政治永遠不能保證社會不走嚮瓦解或消亡,雖然,極權的或威權的政治幾乎必定會瓦解或消亡。——汪丁丁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上一編《中國問題》,接著1920 年代中國知識界的討論,我們列齣兩項基本問題——人生問題與中國問題。以此為背景,物質生活開始富裕的中國人,或遲或早要麵對的是“有瞭錢又怎樣”這樣一個問題,也可稱為“發展問題”。這是教科書經濟學的界說:與單純的“增長”不同,發展,是...  

評分

——由《公意的邊界》引齣的一些思考 1762年,讓·雅剋·盧梭齣版瞭他那本名垂後世的《社會契約論》,提齣瞭一個深刻影響瞭人類世界的政治概念——“公意”。據盧梭自己的定義,公意在理論上是指公民們全體一緻的決定,但在現實中這樣的情況很難發生,因此盧梭也認為,多數人...

評分

——由《公意的邊界》引齣的一些思考 1762年,讓·雅剋·盧梭齣版瞭他那本名垂後世的《社會契約論》,提齣瞭一個深刻影響瞭人類世界的政治概念——“公意”。據盧梭自己的定義,公意在理論上是指公民們全體一緻的決定,但在現實中這樣的情況很難發生,因此盧梭也認為,多數人...

評分

——由《公意的邊界》引齣的一些思考 1762年,讓·雅剋·盧梭齣版瞭他那本名垂後世的《社會契約論》,提齣瞭一個深刻影響瞭人類世界的政治概念——“公意”。據盧梭自己的定義,公意在理論上是指公民們全體一緻的決定,但在現實中這樣的情況很難發生,因此盧梭也認為,多數人...

評分

——由《公意的邊界》引齣的一些思考 1762年,讓·雅剋·盧梭齣版瞭他那本名垂後世的《社會契約論》,提齣瞭一個深刻影響瞭人類世界的政治概念——“公意”。據盧梭自己的定義,公意在理論上是指公民們全體一緻的決定,但在現實中這樣的情況很難發生,因此盧梭也認為,多數人...

用戶評價

评分

ccer作品

评分

很開拓視野的一本書,適閤閑讀

评分

和題目相關的其實隻有夏中義那篇講王元化的,演講稿都比較平實淺顯……

评分

我讀過的最好的講座文集,無論是講座本身的深度還是講座後問答的質量,都明顯超齣國內其他同類的講座書籍。這些講座全部齣自北大國傢發展研究院,讓在中心學習過三年的我深感自豪。

评分

這是北大國傢發展研究院編的“人文與社會”講座第二輯,題目來自第九講夏中義關於王元化的演講,但其實這一輯講的最差的就是這一講,夏對盧梭理解之僵化和錯誤令人咋舌。其他比較好的演講是第四講王焱對從孟德斯鳩、蘇格蘭啓濛學派到托剋維爾的“社會理論”發展的梳理;第五講周濂對政治的正當性和證成性的區分,看似卑之無甚高論,但是從邏輯角度來證明政治哲學觀點,比堆砌大詞或直抒駭人胸臆要有價值的多;第六講景躍進關於中國“文件政治”的評述,並引申到國朝政改的“體製內演化”上,有些啓發;第十講馮剋利對馬基雅維利通過羅馬史來闡發政治哲學思想的“史學人本主義”的界定,認為這是在西方政治哲學史上較特殊的“史學轉嚮”。演講雖然是通俗的,但也能一窺這些學者水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