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G. Zimbardo),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自1968年以来担任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在耶鲁大学“态度改变研究计划”中做研究工作,后来在纽约大学期间,他研究了认知不协调中的公开从众方式和社会影响。他独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包括:归属感、去个人化、攻击及认知不协调的动机效果。除此之外,他还从事过匿名、破坏行为和害羞行为的现场观察、归因分析和相关变量研究。与他的纽约高中同学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贡献一样,津巴多最主要的工作是他的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这个实验有效地证明了情境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目前津巴多博士主要研究为什么正常人会对他们自己的有些行为做出病态的解释,以及研究时间概念是如何影响到个体和群体的行动的。津巴多所著的《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领域最经典的也是再版次数最多的最佳教科书之一。他在1990年为公共广播电台制作了“发现心理学”电视教育记录片系列。这是由津巴多本人创作和主持的以学生和大众为对象的科普电视片。这部长达26集的电视片探索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心理学来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实用性等问题。
迈克尔·利佩(Michael R. Leippe)是阿德菲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从1982年开始,一直任教至今。利佩于1979年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亲自参与并受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在20世纪70年代所从事的影响方面研究的熏陶,他的研究试图对社会影响的认知反应做出理论分析。迈克尔·利佩与安东尼·格林沃尔德合作研究了大众媒体说服的认知加工过程。他也与托马斯·奥斯特罗姆合作,研究了如何应用社会心理学来解决法律心理学的问题,例如目击者的证词等。从那以后,利佩从事了很多有关说服,认知不协调和法律情境中态度改变和影响的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利佩博士发表了25篇以上的研究论文和著作。90年代他从事了联邦政府资助的有关儿童目击证词可靠性的研究,以及如何帮助陪审员和其他寻求事实真相的人区别准确或不准确
的目击者的记忆。他同时还在研究说服情境的观众参与心理。
发表于2025-02-03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书通过系统的介绍及大量的实验例证向读者展示了社会影响对态度及行为改变的诸多影响,最大的获益是让我对自己的某些行为的产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认识到外界环境(情景、语言等)对个人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也提醒自己在做较为重要的决策及行为时进行系统性分析的重要性,...
评分没必要了解这么多,即便是希特勒。窃以为,没有判断力的人(大多数人),不用太多的“压迫”也会受到影响。有判断力的人(少数人),即便是受到“压迫”,也不会被影响太多,这与学识没有绝对的关系,涉及人生经历,阅读思考,性格等等无可统计的原因。这种人性的缺陷起码可见...
评分这本书读了很久了,打个卡! 第二章《影响行为:直接途径》,这里面内容跟《影响力》差不多,就是互惠,承诺,喜好,稀缺,社会认同 读的第三章《行为影响态度》这里面核心是“自我说服”,对于一些比较自我、孤傲的人比较适用,影响他们的态度,可以先促使他们做出一些行动,...
评分 评分图书标签: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社会学 心理 思维 津巴多 社会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是本书第一作者津巴多教授继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之后的又一力作。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心理学在态度形成和改变方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你是如何影响他人,反过来又是如何被他人和其他系统性力量所影响的。本书包括了社会影响的所有内容:说服,依从,从众,认知不协调和自我归因,条件反射,社会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卷入,偏见,非言语交流,甚至阈下影响。
太磨叽
评分不错的书,但是未必适合大众化的读者阅读,所以只给了四颗星
评分这是社会心理学在影响、说服、服从方面研究的一个精辟总结,适用于所有关注自我提升和社会进步的人。 态度系统包含:1、行为意向;2、行为;3认知;4、情绪反应;5、态度。 影响的两方面来源: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 影响力的六个原则。1、互惠原则:义务感。2、承诺原则:一致性。3、权威: 可信度。4、喜爱:友谊。5、稀有性:竞争。6、多数派意见:社会确认 商家常用的心理学技巧:虚报低价技术、 登门槛技术、折扣技术、闭门羹技术。 说服过程的6个步骤:1、接收到信息。2、注意到信息。3、理解信息。4、接受信息的结论。5、新态度的保持。6、态度向行为的转变。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
评分好详细的心理学书…看实体做笔记能累死,我拍照了…
评分态度不总是你的,态度取决于情境。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