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田明伸,1958年生。1980年京都大学文学部毕业。1995年于京都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任教。现任日本东京大学东阳文化研究所教授。
主要著作及论文有《中华帝国的结构与世界经济》(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4年),《货币所见诸制度体系的兴亡》( 载《岩波讲座世界历史15》,岩波书店,1999年),《传统市场的多层次性与制度性框架——中国、印度、西欧的比较》(日本《社会经济史学》杂志64一1,1998年)等。
发表于2025-04-03
货币制度的世界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本书的开头很难读下去,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外行人。目前也只读了50页,全书的1/4。 就目前看的序章和第一个章节而言,感觉作者的叙述很成问题,书本来可以写的更加清晰易懂而且有趣,却没有做到。作者善于提取典型例子,勾起读者兴趣,但在之后解释问题阶段,却条理不清,让...
评分介绍下背景!!! 我是日语学过一整年的,所以在看到第二章的时候,看到“即使在这里,以分散的缘由铜钱也不能维持市场,设法采取其他方法来追加通货供给”这种只是漏了一个指明时间的“了”的话,看看也就过去了!!! 部分句子甚至出现了用“那样”、“那个”来代替形式体...
评分介绍下背景!!! 我是日语学过一整年的,所以在看到第二章的时候,看到“即使在这里,以分散的缘由铜钱也不能维持市场,设法采取其他方法来追加通货供给”这种只是漏了一个指明时间的“了”的话,看看也就过去了!!! 部分句子甚至出现了用“那样”、“那个”来代替形式体...
评分介绍下背景!!! 我是日语学过一整年的,所以在看到第二章的时候,看到“即使在这里,以分散的缘由铜钱也不能维持市场,设法采取其他方法来追加通货供给”这种只是漏了一个指明时间的“了”的话,看看也就过去了!!! 部分句子甚至出现了用“那样”、“那个”来代替形式体...
评分介绍下背景!!! 我是日语学过一整年的,所以在看到第二章的时候,看到“即使在这里,以分散的缘由铜钱也不能维持市场,设法采取其他方法来追加通货供给”这种只是漏了一个指明时间的“了”的话,看看也就过去了!!! 部分句子甚至出现了用“那样”、“那个”来代替形式体...
图书标签: 经济史 货币 经济学 金融 历史 货币制度 经济 货币史
在远离发行国奥地利的中东地区,直到20世纪初仍流通着玛丽亚·特里萨银币。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发行铸造成本远高于面额的铜钱,经常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情形。在印度流通一位数以下的小面额货币,马尔代夫产贝币……
日常生活中货币是须臾不可欠缺的。但是,其历史仍然充满着各种谜团。“货币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不断引起我们沉思。从“非对称性”的概念入手来解读货币与市场复杂的多层次的世界时,便会从根本上重新把握世界历史上的货币现象。本书从古代到现代,以全球的视角提出了全新的历史货币论。
从2016年断断续续读到2019年,黑田的野心非常大,要建立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前现代社会的货币图景,哈耶克的货币市场化和非中央化的实证研究,开启了很多可继续下去的方向。但翻译实在太差了!
评分太难读了,放弃
评分在传统农业社会,货币需求的季节性与通货的非回流性造成了货币双层流通的现象。一是“地域流动性”,它对应的是零细面额货币的流通,主要发生在下层市场。二是“地域间结算通货”,它对应的是高面额货币的流通,主要发生在上层市场。这就造成多种货币竞争并存,并服务于不同层次的市场。由于上层市场和下层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以两个相反的动机反方向拉锯,因此两种市场之间的转换也呈现出非对称性的特点。蒙古帝国灭亡以后,沟通欧亚的白银流通停滞,由此东西方在货币制度上出现大分流。中国和印度在白银之外,转向零细面额货币,小农对地域市场的参与性增强,地域间的自律性增强,造成了农村市场的繁荣。而西欧与日本则转而依赖地域团体之内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信用交易,消除了地域间的自律性,一国一货币的本位制制度体系也逐渐成形,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评分观点深刻,论证清晰。翻译扣一颗星,本来就晦涩难懂,再加上翻译不好,对非专业人士简直要命。
评分无论是把世界史的起源提前到蒙古帝国,还是从货币角度提出货币体系的大分流,抑或从货币角度解释东亚尤其是中国的集市形成,以及现代金融体系成长等等,都是富有挑战的颠覆性论断。而且它们看上去非常有力。如果能一一实证,恐怕是非常有意思的。或者可能得到更多~
货币制度的世界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