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愛修斯(480—524)是歐洲中世紀開始時一位罕見的百科全書式思想傢,在邏輯學、哲學、神學、數學、文學和音樂等方麵都做齣瞭卓越的貢獻,有“最後一位羅馬哲學傢”、“經院哲學第一人”、“奧古斯丁之後最偉大的拉丁教父”之稱。
本書與朋霍費爾的《獄中書簡》,哈維爾的《獄中書簡》並稱為人類文明三大獄中書簡。
本書特點:
1. 既是一部論述神學和哲學問題的經典名著,也是文學史上的偉大篇章;
2.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最流行最有影響的書,中世紀人文主義的奠基之作;
3. 以散文與詩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獄中絕境對人生終極問題的思考,動人的想像、真切的情感和敏銳的思辨在對話中一一呈現,令人感佩!
讀者對象:哲學、文學和曆史愛好者;關心人生、命運與信仰等問題的人。
波愛修斯齣身望族,三代任羅馬執政官,顯赫一時,卻不料世事無常,他被人誣陷入獄,公元524年被處死。麵對人生命運的跌宕起伏,波愛修斯在獄中寫下瞭這本韆古名著反思人生際遇,思生命之意義,究天命之運作。
全書分五捲。第一捲描述自己的境遇;第二捲指齣世俗的幸福不可靠;第三捲討論最高的幸福和至善;第四捲論惡的本質;第五捲討論天命與人的自由意誌的關係。全書以善惡問題為中心,勸誡人棄惡揚善,嚮上帝復歸。
在波愛修斯以後的1000多年間,歐洲凡有文化的人都會閱讀此書,甚至有當代學者把這本書評價為僅次於《聖經》而對西方思想和文化産生最深刻影響的書,是西歐全部文化精髓的來源,因為這本書涉及的重大問題,如命運與天命,上帝的預知與自由意誌,上帝的永恒性與時間等吸引瞭一韆多年來哲學傢和神學傢的全部注意力。
最終能夠調和【客觀-主觀】2元的、是無限本身、即上帝 客觀和主觀都來自上帝(無限) 神學和科學隻是方法論和認知角度的不同:神學和科學都嚮上帝(無限)歸正 盲人摸象 宇宙和心念的關係是復雜的 同源 我們(現在)看到的宇宙、是我們的心念從無限中【切割】齣來的有限部分(心生萬...
評分最終能夠調和【客觀-主觀】2元的、是無限本身、即上帝 客觀和主觀都來自上帝(無限) 神學和科學隻是方法論和認知角度的不同:神學和科學都嚮上帝(無限)歸正 盲人摸象 宇宙和心念的關係是復雜的 同源 我們(現在)看到的宇宙、是我們的心念從無限中【切割】齣來的有限部分(心生萬...
評分輝煌一時的羅馬帝國,日漸淪為哥特人的附庸,作為一名齣生望族的齣色的羅馬執政官,本書作者波愛修斯卻僅僅顯赫一時,便得罪東哥特王國國王,被誣陷而下在監獄…… “昔日裏我陶醉創作令人愉悅的歌詠,但如今我含淚被迫寫齣悲哀的吟頌……。死亡…她對我韆媚百...
評分 評分“昔日裏我陶醉創作令人愉悅的歌詠,但如今我含淚被迫寫齣悲哀的吟頌……” “被痛苦所纏繞,歲月的滄桑已悄然而至,憂愁睏苦讓我體驗瞭年歲將至的悲哀……” “死亡……它對不幸者不聞不問,讓流淚之人不能瞑目。她對我韆媚百笑,然而悲涼已完全罩住我的頭腦。她用雲霓掩蓋...
半本棄,陳腐無趣。
评分傑齣的臨終讀物
评分在新柏拉圖主義看來,至善就是慰藉。“在命運之中,沒有值得我們追求的事物,因為這些事物顯然無內在的善,並不總是和好人相伴,也不會使擁有的人變得善良。”“在最高的善這件事上,善人和惡人麵前的目標是一樣的,善人以道德的本能去尋求善,而惡人以貪婪去追求善。”
评分有機會要讀下英譯本。
评分心靈雞湯式的哲學著作看一兩本就可以瞭,看多瞭也就大同小異瞭,相對於阿蘭·德·波頓的同名著作來說,中世紀經院派哲學傢的語言即晦澀又拘謹,自然這本的普及度也相對較低,我還是比較喜歡波頓,又帥又有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